開拓創新 多元共贏
——寧波檢驗檢疫局紡織品檢測中心發展紀實
□ 任清慶 趙品行
寧波是中國近代服裝業發祥地,史稱“紅幫裁縫”。歷經100多年的發展,寧波成功樹立起中國服裝名城形象。它不僅是中國時尚制造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服裝生產基地。依托良好的港口優勢,憑借先進的生產技術、穩定的供貨渠道和可靠的商業誠信贏得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信賴。
據統計,目前寧波有一定規模紡織服裝企業近3000家,提供就業崗位約30萬個,年產服裝近15億件/套,約占全國服裝總產量的12%。在擁有中國最大的服裝產能之后,寧波服裝業正遭受著更為隱蔽、殺傷力更強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沖擊,建設國家紡織服裝檢測重點實驗室,奠定檢測技術支撐,成為振興寧波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必需。
寧波檢驗檢疫局紡織品檢測中心(以下簡稱“紡檢中心”)始建于1984年,是寧波最早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和中國計量認證(CMA)的紡織品檢測實驗室,2011年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的驗收,標志著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為寧波服裝產業破壁攻壘、揚帆國際市場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持。
寧波檢驗檢疫局局長趙振拴(左二)考察紡檢中心
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陳偉俊考察鄞州檢驗檢疫局實驗室
提升檢測能力:剛柔并濟
“質量就是生命”,紡檢中心副主任傅科杰道出了實驗室建設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礎上,中心不斷完善機制創新,引進先進設備,更新軟件組織,全力打造一流實驗室。
機制創新,濃厚質量氛圍。自2010年針織服裝納入法檢目錄以來,該紡檢中心的業務量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長,工作量與人力資源的矛盾日益凸顯。“單純依靠增加人員已經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寧波鄞州檢驗檢疫局局長連策峰強調,“我們要從工作機制上尋求突破。”
2011年底該中心全面啟動績效改革試點工作,在ISO/IEC17025實驗室管理體系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檢測市場業務、檢測周期、檢測量及材料消耗、崗位設定等績效考核的模式,并出臺《實驗室樣品分樣辦法》、《實驗室樣品流轉管理辦法》、《實驗室檢測周期流程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明確各類檢測崗位的責任和要求,形成了“要我重視質量”到“我要重視質量”的工作氛圍轉變。筆者從中心副主任傅科杰處了解到,自績效改革工作推進以來,實驗室在人員未增加的情況下,實際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以上。
資源整合,提高檢測效率。根據日益增長的檢測需求,該中心對實驗室布局進行了統一調整,合理有效地整合了現有紡織品檢測資源。按照《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配置指南》的要求,完善了實驗室設備配置。目前,中心擁有各類紡織原料和紡織品檢測儀器設備300臺/套,設備價值約3000萬元,恒溫恒濕實驗室近300平方米、常溫檢測實驗室近2000平方米。2011年,紡檢中心順利通過了CNAS組織的實驗室認可和CMA計量認證復評審及擴項的現場評審,檢測范圍由原來的71類產品、305個檢測方法標準增加到85類產品、450個檢測方法標準,同比分別上升20%和47.5%。
軟件更新,提升檢測質量。該中心制定了全年質量監督計劃,今年1月至10月,已組織進行了實驗室內部比對12次、參加由中紡聯等組織的實驗室間比對17次,參加國內外如CNCA、CNAS、國家局、美國農業部、德國不萊梅等能力驗證活動7次,項目涵蓋棉花HVI檢測、成分含量分析、偶氮、鄰苯二甲酸酯、色牢度等項目,結果均為滿意。此外,中心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關于紡織檢測人員培訓的要求,共派員參加業務培訓6人次,夯實基礎強質檢,對提升檢測質量起到了積極推動效果。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中心累計完成業務量10945批,其中共受理紡織品檢測9233批次,羽絨檢測127批次。
該中心還采取多項措施,改善服務環境。在檢測受理廳內,“微笑墻”生動活潑地體現了員工們積極的工作態度;“青年文明號”展板全面深入地反映了員工們飽滿的精神面貌;大廳窗明幾凈,井然有序,報架、指示牌、崗位牌、以及紙筆、檢測受理須知等一應俱全,擺放整齊;各個崗位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高效、便捷地為顧客提供服務;洽談室內大幅的“微笑”海報、擺放精致的糖果、富有代表性的樣品架則彰顯了中心一貫秉持的“客戶至上,精細服務”的服務理念,以海納百川的寬容之心,為客戶營造一種文明溫馨的服務環境。
鄞州區區長陳國軍(左二)考察紡檢中心
紡檢中心通過CNAS和CMA現場評審
服務經濟發展:優勢互補
擁有自己的重點實驗室,對作為中國主要服裝生產和出口基地的寧波來說無疑注入了高效有力的質量強心劑,他們憑借著自身的信息與技術優勢,聯合工商、海關等部門,將檢測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發揮“兩大優勢”,實現資源共享。發揮技術優勢,送技術進鄉鎮、進企業。對紡織產業相對集中的鄉鎮,組織紡織質量專題講座;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編制出口服裝常見不合格項目及其改進方式指導書,指導企業進行安全生產,降低出口風險;結合國外典型的服裝通報案例,分析不合格項目產生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及方案,指導企業服裝設計與生產;幫助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寧波博洋紡織有限公司、寧波雅戈爾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實驗室檢測人員就實際檢測技術進行培訓,提升實驗室檢測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
發揮中心信息優勢,實現資訊共享。該中心建立了集標準服務、檢測咨詢、企業技術攻關于一體的“浙江紡織服裝標準情報網”,成為浙江省最大的紡織服裝標準情報平臺,網站的訪客人數超過180000人次,所收集國內外的最新紡織服裝法規標準超過6000份,為寧波乃至長三角地區的企業提供了最為權威的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資訊。
繼“浙江紡織服裝標準情報網”順利升級改版后,今年該中心還新籌建了“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紡織品檢測中心”門戶網站,該網站已于7月22日完成網站調試運行工作,中心設置專人定期對網站進行維護和更新,逐步將該網站建設為可與國內外大型知名紡織服裝檢測機構媲美的中英文門戶網站,以期顯著提高中心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和知名度。
聯合“兩大部門”,拓寬檢測領域。首次聯合異地工商管理部門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受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委托,配合其對轄區內的商場超市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執法,并負責之后的抽樣檢測工作。此次抽檢樣品涵蓋了床上用品、嬰幼兒服裝、保暖內衣、男女休閑服裝等,共計6大類,20余個批次。這是該中心首次與異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展開合作,為配合本次抽樣檢測工作,中心制定了專人專項檢測計劃,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出具最準確的檢測報告。通過此次合作,極大地拓寬了該中心跨地區承接行政部門檢測業務的輻射范圍,并為今后進一步拓展國內檢測市場的能力積攢了寶貴且豐富的經驗。
積極協助海關做好抽樣執法工作。今年3月,紡檢中心接到了2012年第一批海關委托的檢測樣品,該樣品為棉紗線,屬于非法檢目錄外的樣品,檢測項目主要為紗線線密度、纖維含量等指標。之后海關會根據檢測的結果,得出其歸類、HS編碼等信息,并判定相關進出口公司是否存在報關與貨物不符的情況。該中心確定專人專項負責該樣品的檢測,爭取得到高效、精確的檢測結果,為保證出口貨物的質量提供最有效的技術把關。
服務觸角延伸到網絡。自從電子商務類產品出現檢測需求后,中心第一時間抓住市場行情,指定專人負責跟蹤商務檢測領域,及時獲取了此類檢測的資格信息及檢測范圍。同時,中心還積極加強與商務平臺的溝通聯系工作,并順利成為了淘寶網認可的在線檢測服務機構之一,并擁有了專屬的檢測服務后臺,該后臺能夠保障第一時間對接淘寶網的檢測數據,大幅度提高了委托檢測客戶的證書確認速度。開辟“綠色通道”,設立淘寶商城專門檢測業務受理平臺,并免費提供淘寶檢測相關要求的標識標志說明及樣板,供淘寶商家學習參考。今年1月至9月,累計完成天貓入駐約220票,淘寶聚劃算檢測90余票,天貓抽檢800余票,京東商城、湖南衛視快樂購等電子商務類共20余票。
檢測人員進行纖維成分試驗
紡檢中心邀請浙江紡織服裝學院老師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
攀登科研高峰:合作共贏
近年來,該中心從立足自身和強化協作兩方面工作入手,以科研強化軟實力:一方面,牽頭成立浙江紡織服裝檢測技術研究所,聘請8名教授級研究員借外力提升科研能力、課題層次,派技術專家赴美國參加技術交流培訓等,適當進入或熟悉各標準技術委員會;另一方面,通過與科研院校、紡織龍頭企業的實質性課題合作,探索產、學、研相結合的科研模式。通過合作與創新,真正實現多元共贏。
合作,讓“1+1>2”。“與世界一流紡織品檢測中心合作讓我們的紡織品檢測中心汲取了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有助于我們實現彎道超車,躋身國內紡織品檢測中心前列。”紡檢中心負責人說。自2003年起,該中心就開始與國外一流的紡織品檢測中心合作,先后與英國INTERTEK、日本KAKEN合作共建實驗室,共同謀求市場的主導權,今年的檢測業務量增長到2003年的15倍;與浙江理工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雅戈爾集團、申洲國際集團的合作極大地提升了該紡織品檢測中心的科研實力和在業界的話語權;今年10月,中心接待了西班牙紡織研究院來訪,為今后西班牙企業進入中國內銷市場的檢測合作奠定了基礎。
創新,引領科研“潮流”。今年6月,由該中心承擔的國家質檢總局科研項目“高效環保型原毛專用洗毛劑及全自動小型原毛洗毛試驗機的研制”,其中一項科技成果《原毛洗毛劑》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填補了目前無滿足標準要求的專業洗毛劑的空白。同時該專利授權公司成功打入羊毛工業生產領域,取得銷售收入近400萬元,開創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的局面。
同年,中心申報的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漢麻原材料及其織物成品的抗菌機理及其抑菌組分的提取、組分分離研究”獲得批準,這是中心首次在寧波市科技計劃項目中立項。另外中心完成科研項目兩項,分別是國家標準《紡織制品中附件鎳釋放量的測定及限量》,國家質檢總局課題《出口漢麻產品檢測技術研究及其系列標準研發》。目前,國家標準的審批稿已上報,11月中下旬將進行鑒定。總局課題的研究也已進入尾聲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進行審定驗收。此外,中心上半年還申報檢驗檢疫行業標準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寧波市科技創新團隊1項,申報總局及寧波局科研項目4項,截至10月在核心期刊發表文章4篇。
今年,紡檢中心還開展了以“科學檢測,服務發展”為主題的“實驗室開放日”活動,來自浙江萬里學院、寧波理工學院、現代金報、金報網和企業的20余名代表走進實驗室第一線,零距離接觸檢驗檢疫機構,進一步了解了檢驗檢疫工作特點和機構職能,全面提高了質量意識,形成了全社會重視質量、支持質量、推動質量的良好環境。
紡織服裝業,這個被定性為“進入門檻太低”的制造產業,傳統與變革的力量盤根錯節,在寧波“數量規模擴張”階段的使命早已完成,“質量效益”的時代已經來臨。是否能夠完成這一艱難的轉身,決定著寧波紡織服裝產業在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鏈中的位置以及競爭力。國家紡織服裝檢測重點實驗室也將帶著這個艱巨的使命,為促進寧波紡織服裝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寧波特色“航模經濟”的建設,為寧波“霓裳”走遍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偉德檢驗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人員參觀紡檢中心
開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