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衛生檢疫工作把守的是國門一線,防控的是疫病疫情,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與國家安定、社會和諧、科學發展息息相關。長期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出入境衛生檢疫事業發展。特別是國家質檢總局成立以來,衛生檢疫事業在總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得到了迅速發展,保障口岸衛生安全、完善法規標準體系、配合全局工作部署、創建國際衛生海港、口岸查驗制度改革、健全執法保障措施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豐碩成果,切實發揮了“國門衛士”嚴把國門、為對外經濟貿易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決賽現場
以良好狀態履行好責任
——全國口岸衛生檢疫工作側記
□ 劉偉彬 趙 陽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劉平均出席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并講話
12月5日,國家質檢總局五樓報告廳,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門衛士”精神抖擻,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決賽在這里舉行,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劉平均出席并為獲獎者頒獎。競賽分為兩個階段,來自全國檢驗檢疫部門35個直屬局的105名選手參加。經過緊張激烈的角逐,深圳檢驗檢疫局榮獲團體一等獎,廈門、浙江檢驗檢疫局獲得團體二等獎,北京、寧波、湖南檢驗檢疫局獲得團體三等獎;黃雷、吳蓉、張黎鵬獲得個人一等獎,陳簫瑩、童元華、司菡、王宏權、張國智獲得個人二等獎,張薇、喬學權、劉燕昆、湯俊、李海燕、伍亮、袁軍、張鴻翔、王盛楠、黃亦馨獲得個人三等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提出“強質檢”,都是要求我們切實提升自身能力。多年來,衛生檢疫苦練內功,大力推進隊伍建設,任憑時光荏苒,世事變遷,始終代表國家行使職權,默默保衛著國人的健康和安全,推動著經濟社會向前發展。
嚴把國門 確保安全
每當國內外有傳染病疫情出現,衛生檢疫人員總是在口岸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冒著危險積極防控�!罢l敢橫刀立馬,唯我衛生檢疫!”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發,衛生檢疫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疫情傳入,在當年《中國青年報》開展的社會滿意度調查中,位居十個測評項目之首;1994年印度鼠疫流行,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鉆石公主號”郵輪285人群體性腹瀉,2011年新疆脊髓灰質炎暴發……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號角,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衛生檢疫!
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國家質檢總局還承擔了口岸反恐相關工作。2011年日本核泄漏,全系統有力防范了核輻射風險輸入,有效避免了公眾恐慌情緒蔓延,維護了社會穩定;2001年美國“炭疽”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各級檢驗檢疫機構積極防控,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肯定。
多年來,衛生檢疫戰線的同志們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嚴把國門、確保安全,為保障民生作出了突出貢獻。
支援災區 大愛無疆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決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的指示精神,充分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局意識和心系災區人民、不畏艱險的大愛精神,先后派出3批38支衛生防疫技術服務隊、382人趕赴四川地震災區執行衛生防疫任務,范圍涉及綿陽、北川、平武、安縣、都江堰、成都等遭受重災的縣市區,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作出了突出貢獻。
服務有力 促進發展
在嚴格口岸把關的同時,衛生檢疫積極找準結合點,努力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衛生檢疫在全國倡導和組織開展創建國際衛生機場活動,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和贊揚。截至目前,全國共成功創建9個國際衛生機場和6個國際衛生港口,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此外,保障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大型國際活動、服務郵輪經濟發展、促進特殊物品進出口……每項工作,衛生檢疫既熱情服務又恪盡職守,維護了國家形象,有效服務了經濟發展。
“一體兩翼”振翅飛
——十七大以來廈門口岸衛生檢疫事業實現跨越發展紀實
□ 潘 浩
廈門局承辦首屆“海峽兩岸衛生檢疫工作研討會”
廈門局在全國檢驗檢疫系統率先開始衛生檢疫集中審單試點工作
廈門“雙創衛”成功授牌儀式
廈門局加強科研創新,提升口岸衛生檢疫技術支撐保障能力
黨的十七大以來,廈門檢驗檢疫人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構建了“一體兩翼”的廈門衛檢新模式,實現了口岸衛生檢疫事業的全面快速發展,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習近平、溫家寶、賈慶林等先后8次關懷考察廈門口岸衛生檢疫工作。
以口岸核心能力建設為主體,創新構建了口岸衛生檢疫工作的“廈門模式”。廈門檢驗檢疫局將“雙創衛”工作作為提升整個口岸核心能力的重要抓手,構建了“地方政府牽頭、檢驗檢疫部門指導、創衛主體承擔、各部門參與”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設模式。廈門市政府撥款2000萬元、機場和郵輪中心兩大創衛主體投入3000萬元,加強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實現對所有入境人員、交通工具、集裝箱及貨物的紅外體溫監測、核與輻射監測及視頻監控全覆蓋;2012年9月,廈門東渡和海滄兩個最重要的貨運港區又高分通過了全國第一批核心能力建設達標驗收,廈門口岸率先全國實現了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全達標。
以信息化建設為一翼,提升口岸衛生檢疫執法把關與服務能力。率先全國開展衛生檢疫集中審單試點工作。通過實施入境集裝箱、貨物衛生檢疫全申報,對入境集裝箱及貨物申報信息與廈門局集中審單系統中的傳染病疫情風險預警信息數據庫進行實時比對和智能篩選,有效實現了對入境集裝箱、貨物的全面監管和科學監管。2012年下半年開始,涵蓋了業務主管處室、口岸查驗單位和保健中心的“口岸傳染病電子監管系統”的推廣應用工作全面展開,一個全方位的口岸衛生檢疫風險防控信息化管理體系在廈門初步建成。
以科技創新為一翼,提升口岸衛生技術支撐與保障能力。2007年,廈門局確定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為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單位,調動了人員積極性;2010年保健中心搬遷新址,近6000平方米業務大樓里規劃了2000平方米的功能齊全的實驗室,構建了“2個重點實驗室—5個區域中心實驗室—8個現場快速檢測實驗室”的衛生檢疫實驗室三級網絡體系。同時,廈門局的衛生檢疫科研創新能力突飛猛進。自2008年以來,主持并參與科技部國家級課題4項、國家質檢總局課題7項,省市科技課題5項,全面提升了廈門口岸衛生檢疫技術支撐能力。
廈門海空港“雙創衛”開全國先河;入境集裝箱貨物衛生檢疫全申報工作率先全系統順利實施;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全達標;口岸傳染病病例、核與輻射有害因子和醫學媒介生物檢出率穩居系統前列;獲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團體亞軍……廈門檢驗檢疫人牢記領導囑托,用自身實踐不斷譜寫著一曲曲壯麗新篇。
打造精品,實現質的飛躍
——北京檢驗檢疫局積極推進口岸核心能力建設紀實
□ 王康琳 張淑義
北京局局長齊京安指揮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北京局旅檢現場核生化監測工作
北京局奧運期間駐廠監管航空配餐公司生產線
北京局工作人員為集裝箱熏蒸處理做準備
自成立13年來,北京檢驗檢疫人歷經“創衛”、“非典”、奧運的洗禮,守家園、保平安。十幾年來衛生檢疫建設的積淀,實現了口岸核心能力質的飛躍。
“防”字入手抓疫情。北京檢驗檢疫局以航空器申報電子化為核心,以五級管理體系+工作會商制度的組織機制、風險分析+人員檢疫處置+航空器分類管理+公共衛生保障+信息傳遞宣傳的防控機制、能-崗匹配的人員配置+物資配置的保障機制、地方+口岸雙向多部門協作機制四大機制為支撐的“一化四機制”工作模式成為傳染病防控的利劍,構筑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染病防控屏障。
核生化有害因子監測處置“精、準、嚴”。首都機場T3航站樓旅客通道放射性監測設備報警!復檢、排查、判定、救治、洗消……一系列流程井然有序,20分鐘后,突發事件得到妥善處置。這一切都得益于近年來北京局核生化有害因子監測處置機制建設成果。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是突發事件應對中樞,設備建設使監測處置“如虎添翼”,在隊伍建設和協作機制建設“有力雙腿”的支撐下,北京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檢出率連年名列系統前三名。
口岸食品安全監管“嚴”為先。北京局以“政府+認證機構+消費者+企業”四方合作監管模式為核心,沿著創新之路上下求索:實施奧運、殘奧等重大活動期間駐廠監管,推動企業做出食品安全承諾,創建國內首個口岸A級餐飲區,在職工食堂中推進HACCP體系認證和A級信譽資質評定……
風險管理貴高效。北京局創新探索,建立了以衛生檢疫集中審單工作為平臺的集裝箱貨物分類管理、把關與服務相結合的特殊物品風險分級管理以及衛生處理“雙線三級”立體督導管理模式。
實力沙場見分曉。北京局局長齊京安總結說,成績離不開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標桿隊伍,“精品工程”建設定能實現檢驗檢疫事業發展與隊伍建設雙飛躍!
駐守東方 海定波寧
——寧波檢驗檢疫局衛生檢疫工作紀實
□ 莢德安 花曉川 盧岳云
寧波港大榭港區國際衛生港授牌儀式
寧波檢驗檢疫系統口岸衛生查驗崗位競技演練
寧波局在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中獲獎
對寧波口岸核心能力進行考核驗收
飛雪應冬寒,捷報暖人心。12月5日,寧波檢驗檢疫局代表隊在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中過關斬將,取得團體三等獎的好成績。“這是繼寧波局高分通過口岸核心能力建設首批驗收,獲得全國質檢系統衛生處理大檢查第一名后,取得的又一佳績。今年的衛生檢疫成績可以基本概括為‘一一三’,可喜可賀!”寧波局副局長蔡文彪在迎接參賽隊員凱旋歸來時高興地說。
打好“金招牌”。2011年,寧波大榭港區成為全國第五、浙江省首個國際衛生港后,寧波局創造性地提出了寧波創建國際衛生港的構想,著力打造全港創衛“金招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寧波市委書記王輝忠和市長劉奇等先后8次批示,要將創衛作為國際強港建設的重要內容予以大力推進,并將其寫入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2012年11月,寧波市政府第15次常務會議上成立由市長劉奇任組長,王仁洲和洪嘉祥兩位副市長及寧波局局長趙振拴為副組長的寧波創建國際衛生港工作領導小組。至此,寧波創衛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練好“金剛鉆”。推進寧波創衛工作,保障口岸安全,促進貿易便利化,是世界級的“瓷器活兒”。為此,寧波局以創新為抓手,致力于軟硬件建設,在全面加強口岸核心能力建設的基礎上,全力打造以三級實驗室網絡為框架的技術支撐體系,以集裝箱空箱和國際航行船舶衛生檢疫為中心的信息化建設,以海空港應急中心為核心的應急處置體系,練就以口岸核心能力、技術支撐、信息化、應急體系為四大“鉆頭”的世界級“金剛鉆”,一路攻堅克難,所向披靡。
提升“含金量”。寧波局衛生檢疫工作堅持在“質”字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把關、服務的“含金量”。今年截至目前,該局檢出并處置今年全國口岸首例基孔肯雅熱病例,處置各類突發事件30余起;上半年,口岸檢疫查驗檢出傳染病確診病例數名列全國35個直屬檢驗檢疫局第六位;國際航行船舶衛生監督問題發現率同比增長19.9%,入境空箱疫情檢出率同比增長80.4%。該局還積極開展衛生檢疫風險分析與分類管理,實現檢疫把關質量與服務水平雙提升。在大榭國際衛生港區試行優惠便利化監管措施,電訊檢疫比例大幅提升至56.1%,同比增長294.7%。今年,寧波口岸入境空箱檢疫查驗率為5.6%,同比下降34.8%,同期前置衛生處理近30萬標箱,為港區、貨主節約了數千萬元支出和大量時間。
以特區精神守好南大門
——深圳檢驗檢疫局衛生檢疫事業發展紀實
□ 何 軍 夏 彥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劉平均為獲得第一名的深圳局頒獎
中國口岸核心能力建設與全球衛生安全保障論壇
鹽田港“創衛”成功授牌儀式
深圳6個達標口岸揭牌儀式
2012年12月5日,北京。
經過激烈角逐,深圳檢驗檢疫局的3名參賽隊員憑借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心理素質,在全國35個直屬檢驗檢疫局105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團體總分第一的好成績。這一刻,特區衛生檢疫人扎實豐富的知識、勇爭一流的精神以及海納百川的情懷開出了美麗的喜悅之花。
深圳毗鄰香港,是全國最大的口岸城市,日均出入境旅客50萬人次,占全國的54%,日均出入境車輛4萬輛次,占全國的75%,對通關環境要求極高。近年來,深圳檢驗檢疫局以口岸核心能力建設為主線,以“特區”精神為引領,奮發有為,創新發展,切實維護深港口岸公共衛生安全,堅定地守護著祖國的南大門。
敢闖敢試,服務把關能力進一步提升。創建“6+4+3”旅客檢疫模式,實現平面檢疫向立體檢疫的突破;創建陸路口岸電子通道監管模式,實現人、車、貨電子化管理;創建集裝箱檢疫“分類管理、智能消毒”模式,每年可為企業節省兩萬個小時。
務實高效,技術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高標準完成深圳灣等新口岸的建設和文錦渡等舊口岸改造;主持參與國家級課題24項,出版編、譯專著8部,其中《口岸公共衛生與傳染病檢疫核心能力》由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親自作序;艾滋病確證實驗室是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醫學媒介生物實驗室是質檢系統唯一的蚊傳疾病研究室;與院校聯合培養衛檢碩士研究生40余名,進一步加強人才儲備。
和諧共進,對外合作交流進一步深入。與香港衛生署、深圳市CDC等機構保持良好的溝通協作機制;與澳門入境口岸工作委員建立互訪和培訓機制;與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所加強科研合作。2007年至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先后四次來深考察,并給予“深港口岸公共衛生安全防控水平建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高度評價。
具體的數字,見證了深圳衛生檢疫事業的壯大發展。
今年截至目前,深圳口岸檢疫發現有癥狀旅客12866例,占全國70%,同比提升28%;檢出傳染病1845例,占全國86%,同比提升249%……
精彩的瞬間,見證了深圳衛生檢疫人員的堅持不懈。
2000年,深圳寶安機場創建全國首家國際衛生機場;2008年,深圳鹽田國際海港創建全球首批國際衛生港口;2011年,圓滿完成深圳2011世界大運會衛生安全保障任務;2012年,按照“最快完成建設,最先通過驗收”要求,羅湖等6個口岸順利成為全國首批口岸核心能力建設達標口岸……
“確保國門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是我們的神圣職責。守護深港口岸的衛生安全,是我們的光榮使命�!鄙钲跈z驗檢疫局將繼續堅持他們的莊嚴承諾,無怨無悔。
六年守得花盛開
——浙江檢驗檢疫局衛檢事業跨越發展新突破紀實
□ 劉 佳 齊潤姿
浙江局局長閻震在杭州機場辦指導衛生檢疫實驗室建設
浙江局副局長徐日新督察指導大麥嶼旅檢口岸核心能力建設
浙江局 對疑似病例開展現場采樣和醫學排查
浙江局舉辦醫學排查崗位技能競賽
跳出陸地擁抱海洋和天空,讓陸海空一片翠藍相接——這是浙江的發展戰略,而浙江檢驗檢疫局衛檢事業也正在這翠藍之間尋找著自己的機會和軌道。
“衛生檢疫事業是浙江檢驗檢疫局從口岸大局邁向口岸強局的堅實支撐,要高度重視衛生檢疫工作,從長計議、從遠規劃�!闭憬瓩z驗檢疫局局長閻震的話擲地有聲。
六年守得花盛開,從2007年到2012年,浙江局衛檢事業成功實施“一年大突破、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三步走發展戰略,邁出了跨越發展新突破的堅實步伐。
2012年,喜訊紛至沓來。12月,在“全國口岸衛生檢疫知識競賽”中,浙江局參賽隊伍以團體總分第三名的成績喜獲團體二等獎以及個人一、二、三等獎。9月,浙江局首批申請口岸核心能力建設驗收的杭州機場和舟山海港均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現場考核,成為全國首批通過驗收的口岸。在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全國口岸傳染病監測體檢情況通報中,浙江局檢出瘧疾17例,占全國四分之一強,成為浙江局有史以來瘧疾檢出數量最多的一年。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浙江衛檢人孜孜不倦地改革創新,持續探索建立口岸檢疫查驗和傳染病防控新模式。
2011年,浙江局在多年模式改革基礎上,提出抓住口岸出入境檢疫查驗過程中評估、查驗、排查、處置這4個重點環節,構建完善縱向、橫向和區域3張聯防聯控網,引入實驗室和檢、學、研、企合作的兩個技術對接方式,從而形成完整閉合、全面立體的“四環三網二對接”衛生檢疫查驗模式,這一模式的推出和不斷完善,為浙江口岸傳染病防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作為聯防聯控的一種形式,浙江局杭州機場辦事處與浙江局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聯合建立了保健中心技術支撐作用口岸的合作模式。在合作模式實施的半年間,杭州機場辦排查疑似病例并檢測標本52例,初篩陽性13例,送檢浙江局保健中心后確診8例,分別為HIV抗體陽性3例、瘧疾4例、甲型H1N1流感1例,創歷史新記錄。
在浙江檢驗檢疫人的不懈努力下,浙江局離口岸強局的目標越來越近。
爭創一流,構筑安全平臺
——湖南檢驗檢疫局加強口岸核心能力建設紀實
□ 魯少平 林 俊
湖南局在口岸開展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
檢查湖南局保健中心窗口創先爭優活動
湖南局召開傳染病監測聯防聯控工作座談會
湖南局舉行核與輻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
長期以來,湖南檢驗檢疫局按照口岸核心能力建設要求,提出強化機制建設、強化檢疫監管、強化技術支撐、強化服務意識,構筑起口岸衛生的安全盾牌。今年6月,湖南省省長徐守盛赴長沙機場口岸考察檢驗檢疫工作時,對檢驗檢疫人員嚴格把關、熱情服務、保障湖南口岸安全給予充分肯定。
面對地方加快開放和全球疫病疫情跨境傳播高發的態勢,湖南局大力推進聯防聯控機制建設,先后與衛生、商務、環保、公安、鐵路及口岸聯檢單位建立并完善了6套工作機制,涵蓋全省各口岸和京九、滬九直通列車,確保能及時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近年來,湖南局共成功處置100余起出入境放射性超標事件,妥善處置8起外出勞務群體感染輸入性瘧疾事件。
在口岸一線,湖南局提出“軟硬兼備”的要求,即:良好的檢驗檢疫條件和完善的設施設備,隊伍的專業素質和奉獻精神。抓住省內口岸改擴建的機會,該局提前介入,積極爭取支持,完善衛生檢疫設施設備,目前全省口岸設施設備已達535臺套、2000余萬元。對口岸食品企業全面實行風險分級管理,并實行動態調整。以信息化手段強化衛生處理監管,實現了三個“100%”:法律法規技術標準100%錄入數據庫,原始數據100%存入信息系統,衛生處理工作現場100%安裝電子視頻系統。
利用新建湖南長沙檢驗檢疫局的契機,積極推動保健中心建設,中心新址與長沙局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時,保健中心加強與地方單位的科研合作,近年來共承擔或參與各類課題6個,參與制定各類標準10余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論文10余篇,編輯出版書籍20余本。先后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更新保健中心實驗室設備,完善PCR實驗室,做到基因擴增檢測對所有要求檢測病源微生物的全覆蓋。
衛生檢疫身處對外開放前沿,在“臺灣湖南周”等地方重大外事活動中,用微笑和汗水打造了湖南優質的涉外服務窗口。2011年底,湖南局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專門組織了問卷調查,根據統計結果,向社會公開11項具體承諾并接受廣大旅客監督,具體內容包括:即時回應旅客問詢、24小時受理旅客投訴、對老弱病殘旅客給予特別關愛等。至今,這11項承諾完成率一直保持100%。《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