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作為揚州地區的傳統出口產業,羽絨及羽絨制品出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原料價格的不斷上漲,歐債危機的持續沖擊,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日益嚴苛,讓羽絨企業經營難上加難。在重重困難面前,江蘇揚州檢驗檢疫局采取多項措施,與企業共克時艱,積極幫扶羽絨出口企業走出“寒流”。2012年,揚州地區出口羽絨及制品1682批、貨值為6745萬美元。與上一年相比,出口量基本持平。根據企業信息反饋,預計2013年出口量將增長15%左右。
全力助推出口羽絨示范基地建設,創建優勢品牌
在檢驗檢疫部門的大力幫扶下,揚州一羽絨企業于2012年4月順利通過省農委、省局和省海洋漁業局考核驗收,成為全省首家通過省級出口羽絨示范基地考核的企業,從而為揚州出口農產品創建優勢品牌再添亮色,也為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擴大羽絨出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揚州檢驗檢疫局在創建工作中,指導企業完善管理體系,引入ISO9000管理體系,確保出口質量“零’事故。同時圍繞主題,兼顧全面,按照“外向化、規模化、標準化和規范化”要求,做好各方面工作,使該企業示范基地一次性通過考核驗收。
建立快速反應工作機制,確保“綠色通道”暢通
揚州檢驗檢疫局縮短出口羽絨注冊登記預考核流程,積極幫助企業一次性通過注冊登記,從而獲得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同時嚴格執行分類管理,加快驗放速度,建立更為便捷的通關機制。目前揚州地區出口羽絨企業通過注冊登記已達5家。
積極探索檢疫監管新模式,確保出口產品質量
針對羽絨產品特點,揚州檢驗檢疫局采取了“四三二一”的管理模式,確保出口羽絨產品質量。即把好“四關”:源頭關、生產過程關、清潔存放關、實驗室檢測關;強化“三管”:管好陸禽毛是否超標、管好低絨類是否存在長毛片超標、管好高絨類是否存在“缺斤少兩”;提高“兩個意識”:責任意識、疫情意識;達到“一個目的”:確保出口羽絨的安全衛生質量。
提供技術和信息服務,占領市場先機
揚州檢驗檢疫局充分利用職能優勢,及時將國外最新信息、檢驗檢疫標準、發展動態等提供給企業,為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占領市場先機給予指導。今年揚州羽絨行業出口主要轉型為高檔水洗絨,以發展高檔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為應對措施,已初見成效。
積極幫助企業應對突發事件,化被動為主動
近年來,以“安全、衛生、環保和生態”為由的羽絨貿易技術壁壘日益嚴苛,面對突發事件,揚州檢驗檢疫局力助企業積極應對,為跨越壁壘提供強有力的事實依據、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其間,幫助企業成功應對了“活拔毛”事件。經過努力,揚州地區一家大型羽絨制品企業已被瑞典某知名客戶列為定點生產企業,出口不降反升,從而順利跨越歐洲國家以“動物保護”為由構筑的新壁壘。
(葛 勇 顧婉愉)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