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果綻放新生機
湖北大悟縣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提升傳統產品質量
□ 方 剛 本報記者 張 華
前不久,湖北大悟花生通過地標產品技術審查,意味著其已正式成為地理標志產品而受到嚴格保護zhan。大悟縣地處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脈西段,地形特征大體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這里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宜于花生的生長,孕育出了品質優良的花生。大悟花生具有粒小、籽實、圓滿、香脆的特點,被譽為“長生果”。
據《大悟縣志》記載,大悟縣種植花生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據明弘治年間《黃州府志》載:“大悟山,在治(黃陂縣)西北百二十里,上有大悟寺,洪武祖師悟道于此處”。大悟寺始建于唐,盛于明清。據記載,每年臘月初八,大悟寺有施舍“臘八粥”的傳統,方圓百里的老百姓都以能喝上一碗大悟寺的“臘八粥”為祈盼。大悟寺的“臘八粥”以大悟花生、栗子、百合、蓮子、紅棗、豇豆、糯米、大米等10余種配料熬制而成。據說大悟寺“臘八粥”因添加有大悟花生味道更加香甜,所以至今大悟民間“臘八粥”配方種類各異,但大悟花生是必不可少的。大悟縣因大悟山、大悟寺而得名。大悟花生產于大悟縣境內,也因大悟山、大悟寺而得名。
花生在大悟縣具有特殊地位,自古已然,至今不衰。據史料記載,黃站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南臨武漢,北接河南,東鄰麻城,民國初期黃站有各類工商業戶190余戶,其中從事花生交易的行棧20余家,是遠近聞名的花生集散地,大悟花生聞名遐邇。
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大悟這塊紅色的土地上,至今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谷諔馉帟r期,鄂豫邊區黨委和新四軍第五師長期駐扎大悟縣白果樹灣,以大悟山為中心,創建了縱橫千里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師長李先念特別愛吃大悟縣的花生。在行軍或工作之余,只要條件允許,他便會買大悟花生吃�?箲饎倮螅泄仓醒胫性趾椭性妳^司令部移駐大悟縣宣化店,李先念在宣化店駐扎期間,深山野嶺,人煙稀少,糧食匱乏。李先念命令司令部機關的同志寧可少吃,寧可挨餓,也要把大部分食物留給前線的部隊。因此,司令部的人員常�?罩瞧�,李先念也同大家一樣餓著肚子,警衛人員千方百計找到一些大悟花生,然后小心收藏這些“金豆子”,關鍵時候拿出幾顆給李先念食用。當他們把花生送給李先念時,他要警衛人員每人吃一顆,他自己留一顆。1988年,李先念回到大悟縣,鄉親們端來大悟花生、紅雞蛋要他帶到北京去。
近年來,為加快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步伐,傳承和提升花生的傳統品質,大悟縣積極推廣標準化種植,大大提升了大悟花生的品質。
2011年,大悟縣政府向國家質檢總局申請對大悟花生實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保護范圍為該縣地域范圍的新城鎮、黃站鎮、東新鄉、城關鎮、陽平鎮、芳畈鎮、夏店鎮、劉集鎮、河口鎮、四姑鎮、呂王鎮等鄉鎮。
據記者了解,2006年5月,大悟縣質監局發布實施了《大悟花生》、《旱地大悟花生地膜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和《水田大悟花生地膜高產栽培技術規程》3項地方標準,同年,大悟花生被批準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中國油料所廖伯壽研究員主持的“鄂東花生基地條件研究”項目,已列入科技部星火計劃重點研究項目。從此,大悟縣基本實現了花生種植品種優質化,種植技術標準化。
據統計,大悟花生常年種植面積在2.1萬公頃左右,年產量超過7萬噸,正常年份單位面積產量250公斤左右,高于全省花生平均單產,單位面積純效益600元左右,農民年人均花生產業收入超過1300元,產值超過5億元,大悟花生已成為大悟縣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目前,大悟縣已成為全國著名的“花生之鄉”,被農業部、湖北省列為全國首批花生基地縣之一和湖北省花生商品生產基地。2000年,大悟花生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使用證書,2006年獲得第三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上海博覽會暢銷產品獎、綠色食品等稱號。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