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無歸期
——記深圳檢驗檢疫局援疆干部肖洽武
□ 夏飛平
2012年12月3日,邊城伊寧市降下大雪,積雪厚達60厘米。
“我們得把肖洽武留下。”剛掃完雪的新疆伊犁檢驗檢疫局局長賽鐵爾汗說。此時,掛職擔任伊犁局副局長的深圳檢驗檢疫局基建處副處長肖洽武,正帶隊在江蘇一帶考察基建工作和實驗室建設。
“我只是用我所長”
先前,伊犁局在伊寧市有4塊土地,面積小而分散,而且房屋建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不便管理。2011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楊剛考察伊犁時提出,可考慮把4塊零散土地和房屋打包,與地方政府進行置換。
如何置換,肖洽武經過深思熟慮,有了初步打算。他找市委書記,找市長,從規劃局到土地局、財政局。終于,這4塊土地被收回,等面積置換到“總部經濟區”。此外,伊寧市政府還同意把這4塊土地上的房屋按市場價進行評估,獲得的763.7萬元作為綜合實驗樓建設資金。
手里有錢了,旗下有地了,該建什么樣的綜合實驗樓呢?肖洽武帶人到各口岸調研,決定將763.7萬元置換款用于擴大建設規模,以適應新疆大開放、大建設、大發展的需要。這一建議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的同意,批復綜合實驗樓可建1萬平方米,比當初的方案增加了2321平方米。
“基建工作非常繁瑣,政策性強,如果沒有豐富的經驗、縝密的心思、細致的工作,我們很難辦得這么快,這么好。”伊犁局從事基建的同事說。
對于大家的認可,肖洽武卻說:“我只是用我所長”。
“我只是盡我本分”
肖洽武1962年出生,在全國檢驗檢驗系統援疆干部中年齡最大,是負責基建和政府采購工作的援疆干部。
“我只是盡我本分。援疆干部總歸是要回去的,我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為伊犁局做更多的工作。”肖洽武說。
在伊犁局的同事眼中,肖洽武是個“硬漢鐵人”和“工作狂人”。和他一起工作的年輕人常常開玩笑說:“周末得把老肖拉到黑名單里,要不然就會有‘連環call’。”玩笑歸玩笑,只要老肖招呼一聲,大家立馬兒就會到崗加班干活兒。
為加快綜合實驗樓建設進度,從新疆到北京、再到江蘇,用地方案審查、土地勘界、大樓設計……肖洽武都親自帶隊一個個地談、一個個地突破。
在分管基建工作之余,伊犁局黨組還把政府采購的重任交給肖洽武。他修訂《伊犁局政府采購作業指導書》,明確了政府采購的程序、工作職責。實現采購計劃上報、招標評審、采購執行的“三分離”,有效防范廉政風險。一年下來,伊犁局政府采購的效率大幅提高,預算執行進度躍升全疆分支局前列。
“我只是兩地橋梁”
2012年9月,伊犁州政府召開“伊犁州促進外向型農業發展建設工作會議”。來自深圳局的兩名專家講解了良好農業規范(GAP)、有機農業認證等內容。這次會議是肖洽武促成的。
“我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我是代表深圳局來支援新疆檢驗檢疫事業發展的。我背后有3000多名同事的支持和鼓勵。”肖洽武說。
兩年來,深圳局先后選派12位專家參加《新疆進出境動物檢疫與疫病防控》編寫;為伊犁局提供資金,支持房屋維修、職工食堂建設、購置裝備、信息化建設和文化活動……
“我只是兩地橋梁。即使將來回到深圳,我也會繼續關注伊犁檢驗檢疫事業,惦記這里的同事們。我心無歸期!”肖洽武說。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