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有個別單絲扭轉次數未能達到國家對電梯鋼絲繩的強制性技術標準要求,原因究竟在哪兒?
檢驗檢疫人員對電梯鋼絲繩生產過程進行監管
一家投資2.5億元、占地6.66萬平方米、以期成為“電梯行業卓越的制造商和服務商”的新秀企業,一次偶然的抽檢不合格,一場剝絲抽繭的質量安全分析,引出了一個“千鈞一線”的轉型升級故事。
電梯繩“新秀”的困惑
位于桐廬的浙江杭州欣源電梯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源”)是一家鋼絲拉絲和生產電梯配件的企業,2008年優選項目,開始轉型專業生產電梯鋼絲繩,除了巨額投資、擴建廠房外,還引入了國外最先進的美國派諾尼科和比利時FIB合作的鋼絲熱處理爐,目標瞄準做“國內電梯繩行業質量最高、影響最大的企業”。2012年下半年,欣源在投產兩年后,開始出口電梯鋼絲繩并申請報檢。杭州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在下廠抽驗中發現:鋼絲繩有個別單絲扭轉次數未能達到國家對電梯鋼絲繩的強制性技術標準要求,這就意味著這批接受抽檢的鋼絲繩質量不合格!
這個結果對于一向重視產品性能的企業來說無疑是個晴天霹靂。企業總工程師王侃告訴筆者,電梯鋼絲繩的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企業之前所付出種種努力也是希望能以品質立身、在行業中樹立口碑。“出現這種情況是不能原諒的,必須要找出其中的原因。”為此,王侃帶領工程師們多次進行技術攻關,調整生產工藝,反復開展試驗,但問題似乎沒有那么容易解決。
面對企業的困惑,檢驗檢疫部門也急在心里。杭州局迅速邀請了浙江省檢科院、本局金屬材料方面的專家,一起現場論證、分析。期間,企業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生產、檢測設備都是從歐美最著名的公司引進的,在申請生產許可證的過程中,國家權威部門的飛行檢查均顯示合格,而現在出口抽檢中發現不合格,是不是生產過程中的偶然因素?或者是檢測操作不統一產生的誤判?
為了找出問題的癥結、讓企業心服口服,杭州局決定與企業一起開展現場比對試驗,經過統一檢測操作規范、共同深化對國家標準的認識,排除檢測誤判的可能。經過反復的比對試驗、現場檢測,大家發現,原本應該扭轉34次的鋼絲繩單絲依然有個別鋼絲是不到34次就斷了,嚴格的數據證明檢驗檢疫部門之前的抽檢結果是科學的。既然按照正常的手段從生產過程中無法查出問題,按照標準檢驗的要求也無法查出不合格的源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鋼絲繩達不到標準呢?在這里,問題似乎進入了一個怪圈。
問題出在原料進口關
“順藤”無法“摸瓜”,逆向思維是否可以找到突破口?杭州局鑒化處負責人方云介紹說,檢驗檢疫人員打破常規,不局限于在“合格標準”上做文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試著從產品失效入手進行技術分析。除了本系統專家外,還邀請了浙江省冶金研究院的專家,整合多方資源再次開展研討。同時,把企業一直閑置的金相分析顯微鏡利用起來,對采購的鋼材進行了金相分析。
分析結果一出來,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來鋼材的內部金相組織中存在硫化夾雜物,造成了金相組織疏松。通俗地說,這樣的鋼材就像中空的毛竹,雖然很硬,卻缺乏韌性,一扭就斷。再往前追溯,原來是這批鋼絲繩的鋼材采購之初,專用的47A號鋼材正好斷貨,為了趕生產進度,采購人員選擇了每噸便宜200元的45號鋼材,從而造成了電梯繩質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結果。
據專家介紹,現代鋼鐵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已經為排除安全隱患提供了科技保障——那就是爐外精煉技術。多種爐外精煉技術混搭,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碳元素,就能生產出越逼近無雜質的鋼材產品,其硬度和韌性越高。但每增加一種技術進行生產,鋼材的成本就會增加,所謂加A與沒有加A的鋼材產品,看似區別不大,實際上品質相差很大、適用的范圍也完全不同。
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如今企業在原材料上嚴把進口關,采用經過爐外精煉的專用優質鋼材,生產出來的鋼絲繩不僅扭轉試驗數據合格,在型式試驗的疲勞測試中60萬次運轉的單絲斷裂根數已經達到4根以下,可與國際品牌比肩。來自東南亞的外商經過二次試單,加大了采購量,銷往印度的萬米大單也已簽下。2013年企業在前期取得輸歐CE認證的基礎上,還將與世界上最大的電梯公司之一——通力電梯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合作,將產品銷往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
揭示電梯繩的“奧秘”
電梯鋼絲繩,是電梯系統中承受荷載和牽引轎廂運動的重要安全部件。在“欣源”筆者看到,一根根成人手指粗細的鋼絲繩,外表看似簡單,其工藝和品質卻蘊含了高超的現代科技,可謂“千鈞一線”、“命懸一線”。
在“欣源”生產車間,筆者看到了鋼絲繩的出爐過程。即將優質專用鋼材通過拉絲、熱處理等生產工藝,處理成直徑平均0.65毫米的細鋼絲,再將這樣的細鋼絲以19根為一個單位扭集成一根細的鋼絲股,最后將8根細的鋼絲股繼續扭集、預成型,最終成為一根直徑10毫米的標準電梯鋼絲繩。“電梯鋼絲繩之所以這么堅韌、能承載數噸重量,就在于152根細鋼絲經過科學處理之后的集體力量。”企業品質部經理許炳渭介紹說。為了讓電梯鋼絲繩運轉順利、減少磨損,還要在鋼絲內部安裝“油芯”,通過“油芯”持續滲出油脂來起到潤滑作用,這樣的高品質油脂一年要用到1500噸,這種高品質油脂每噸的平均進價就高于鋼絲繩銷售價格3000元。
企業副總經理胡美燕介紹說,在電梯的配置標準中,每一部電梯都配有5根以上的鋼絲繩,主要用來承載電梯本身和所載人員、物體的重量,以及控制電梯運行速度。電梯承載重量越重、樓層越高、運行速度越快,對鋼絲繩的質量要求也就越高。由于目前一般電梯的使用壽命在10年以上,電梯鋼絲繩的使用期限則在6~7年,所以一部電梯在運行期限內,至少要更換一次鋼絲繩,加上目前國內外城市化進度的加快和高層建筑的普及,電梯鋼絲繩將面臨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未來,僅“欣源”2013年的產量預計就可達15000噸。
“對于我們這樣的成長型企業來說,每一個前進的腳印都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正是通過杭州檢驗檢疫局的嚴格把關和及時幫扶,不僅檢測出了不合格產品,還找出了問題的根源,排除了產品生產、銷售和使用的重大安全隱患。”胡美燕由衷地表示,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事件,企業的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得到了一次深刻提升,為企業將來進一步轉型升級積累了寶貴的質量財富。“我們將永遠銘記于心。”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