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職能內優勢
——江蘇省淮安市質監局推行“三位一體”綜合監管食品安全新模式
■文/康 慨
近年來,隨著江蘇淮安市的食品工業迅猛發展及五大主導產業的確立,全市食品生產企業數逐年增加,食品工業產值屢創新高。但是,全市質監系統只有食品專職監管人員16名,監管人數與監管對象數之比高達1 43。如何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挖掘內部潛力,消除安全隱患,提升監管成效?通過廣泛調研、深入思考,淮安質監部門結合上級有關要求,決定在全市系統創新開展食品安全“三位一體”的綜合監管新模式,即:充分發揮全市質監系統食品生產監管、質量監督,稽查執法和食品檢驗檢測等機構三個方面的作用,挖掘整合形成監管合力,全面提升生產加工環節食品質量安全水平,努力確保食品安全。
該局充分挖掘現有體制、機制、職能、機構、技術、裝備等內在優勢,明確由食品生產監管處牽頭,稽查執法、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共同參與、密切配合,引入流程再造理論,設立食品生產“三位一體” 綜合監管聯席會議制度,以這一會議制度為載體和總牽頭,配套出臺系列“三位一體” 綜合監管制度,在全市系統嘗試推行食品生產“三位一體”的綜合監管新模式。
科學架構
去年年初,該局召開了全市食品生產監管“三位一體”工作推進會,學習和討論了相關文件規定,形成了聯席會議紀要,下發了《淮安市質監系統食品質量安全“三位一體”綜合監管實施辦法(試行)》,明確了食品行政監管、稽查及技術機構在“三位一體”綜合監管中各自的職責,在市局層面全面推行“三位一體”監管模式。去年8月,又根據“三位一體”綜合監管推進情況,配套出臺了“三位一體”聯席會議制度,聯合行動制度,信息通報、處理、反饋制度,責任追究與考核獎懲制度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人員管理辦法》等五項制度,全面規范了“三位一體”在實際操作中的運作流程,明確了考核獎懲,調動了全局積極性。
之后,積極創設監控中心。為更好地方便本地食品企業申請食品生產行政許可,該局在市質檢所基礎上籌建了淮安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更好地向上爭取承接食品生產行政許可下放市級。上半年即實現了人員到位、場所到位、設備到位,并配套出臺了相關規章制度。去年11月中旬,由省質監局組織的考核組對該局承擔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批發證應具備的基本條件進行了考核評估。考評主要圍繞淮安市食品質量安全監控中心食品生產許可準備工作的組織、實施和成效進行。考核組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實地檢查等方式對監控中心進行了考評,一致對食品監控中心制度建設、行政許可工作前期受理情況、食品生產許可檔案管理等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順利地通過考核驗收工作。目前,監控中心正在根據審查組提出的問題落實整改,嚴格履行許可各項制度,把行政許可材料做細做實,爭取早日全面承擔起市級行政許可的職責。
同時,創新推行合力監管。該局結合淮安的實際,大膽創新,注重發揮檢驗機構抽樣人員專業優勢,制訂印發了《淮安質監系統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現場檢查規定(試行)》及相關表格。規定中明確了相關部門在監督抽查時的職責,重申檢驗機構在開展監督抽查時候的各項紀律,并開始大膽嘗試——提出由食品檢驗機構的抽樣人員在開展抽樣的同時,對企業的出廠檢驗設備、檢驗員能力、出廠檢驗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此舉也為無技術機構的城區、淮陰區局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辦法出臺以來,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質檢所密切配合,組織人員按規定在食品監督抽查的同時對企業檢驗情況開展了檢查。同時認真填寫《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現場檢查情況表》,由監控中心定期匯總檢查情況。自去年3月份以來,已反饋《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現場檢查情況表》228份,發現問題198個,從目前反饋的《食品質量監督抽查現場檢查情況匯總表》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檢驗報告記錄不全、不規范和檢驗員對微生物檢驗項目操作不熟練。市局食品處及時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各縣(區)局,要求基層食品行政監管人員圍繞上述問題,加強對企業存在問題的重點監管,同時要求市質檢所專業技術人員給予企業檢驗人員技術指導,幫助檢驗人員規范熟練操作檢驗項目。此舉也為今后相關檢驗人員培訓工作重點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依據。
巧借外力
在充分挖掘內部潛力、整合內部流程的同時,淮安質監部門還注意借助外部力量,探索外部“三位一體”的工作方法。
該局首先借助網絡力量共保食品安全。淮水安瀾是淮安最大、信息量最多的綜合性地方門戶網站,在淮安當地具有很強的網絡媒體影響力。該局積極與該網站建立快速反應通道,組織專人負責解答、處理網民在該網站設定的“民生通道”、“陽光紀檢”等論壇反映的屬于淮安質監部門職責范圍的辦事咨詢、舉報投訴等問題。現在,每天上班瀏覽上述相關論壇網站,主動關注網絡食品安全熱點,及時處置生產加工環節相關食品安全信息反映,已經成為該局食品監管人員的工作常態。
另一方面,該局也注重倚仗牽頭單位開展聯合行動。按照目前《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各級食安委負責綜合牽頭、協調處理食品安全監管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為此,該局在工作中堅持積極主動地向市食安委及時匯報工作進展,在食安辦統一牽頭下開展相關專項整治,借助各部門力量,共保食品生產安全。
初嘗甜頭
食品安全“三位一體”的綜合監管新模式實施以來,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方面推動了食品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優化了監督管理手段。通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強化了對食品企業的監管、檢查及違規行為后處理力度,及時受理電話、信函、網絡等平臺的食品類投訴舉報。去年以來,全市系統共立案查處食品類案件22起,累計查處食品類案件貨值達35.7萬元。同時,還提升了行政許可的質量。去年以來,已受理審查食品企業160家,提高了許可審查門檻,累計已經有11家企業因為現場審查或產品發證檢驗不合格而被判不通過,入門審查把關的嚴肅性、權威性初步樹立。行政許可工作質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三位一體”工作模式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質監部門食品監管人員太少與監管工作量持續增加的矛盾,調動了內部眾多部門在食品監管工作方面的積極性,初步形成了監管合力。該局出臺了責任追究辦法。將食品監管、質量監督、稽查執法、技術機構各自的職能通過文件的形式固定下來,明確各自監管責任;頒布了考核獎懲制度。將三位一體工作落實情況列入年終目標考核內容,出臺細化可操作的獎勵懲處細則,調動各部門在食品監管方面的積極性;完善了食品監控中心。該局繼續合理設置監控中心職能,將食品許可審查、檢驗報告把關、風險分析后處理等技術性工作全面交由中心負責,讓中心在“三位一體”監管中更好地發揮上傳下達、技術支撐功能。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2013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