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檢疫部門創新檢驗監管模式的重要依據,提升企業的自檢自控能力是質量提升活動的重要內容。企業的廠檢每天都在進行,每批出口報檢產品均附有廠檢合格單,但其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最近,昆山檢驗檢疫局組織了一次出口化妝品企業實驗室檢測水平比對測試,發現企業實驗室檢測還存在一定問題。此次測試確定的微生物為綠膿桿菌、重金屬為砷,有7家企業參加了測試。從21個參測樣品結果看, 15個正確,6個錯誤,準確率71.4%,滿意的企業2家,占總數的28.6 %;不滿意的企業1家,占總數的14.3%;部分滿意的企業4家,占總數的57.1%。測試情況不甚理想,雖然上述結果不排除個別有偶然性,但企業整體的自檢自控水平可見一斑。我們應該把比對測試作為質量提升的“試金石”。
從本次比對測試結果來看,監管部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一是要強化對企業實驗室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嚴格執行相關資質及上崗要求;二是監管部門定期組織類似的比對測試,以驗證企業實際的自檢自控水平,實施動態管理,敦促企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檢自控能力;三是將盲樣測試或比對測試結果作為分類管理、驗證管理等新型監管模式的的重要依據,作為一票否決考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