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航天機械公司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被譽為“中國航空的發源地、中國導彈的誕生地、中國航天的發祥地”。公司承載榮光使命,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多個第一,是我國規模最大的運載火箭和導彈武器總裝集成企業,唯一的火箭氫氧發動機制造企業。
公司堅持研發航天特色技術,推進數字化制造,形成了以總裝集成、火箭貯箱制造等為代表的核心能力,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綜合實力居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榮獲多項國家榮譽,得到歷代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
(1)秉承航天精神,鑄就卓越品質。“為國鑄箭,引領航天”是公司精神傳承的核心,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質量目標的高水平實現,公司開創性地提出《基于質量問題“雙歸零”的系統管理方法》,2012年形成國家標準《航天產品質量問題歸零實施要求》,并于2015年上升為國際標準ISO18238:2015。“長征”,“神箭”品牌已經成為我國對外展示技術質量實力的航天核心品牌。
(2)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構建完善,成為“大國工匠”的搖籃。作為國家尖端產品制造企業,公司人力資源體系完善,組織合理,實施到位,成果顯著,為國家和社會輸出了幾代“大國工匠”級別的尖端技術人才,包括:受到鄧小平同志6次接見的“全國勞動模范”、航天工業“突出貢獻專家”陳仲盛,中國工程院院士、強五飛機設計師陸孝彭,“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技能大獎”獲得者、國家特級技師、“大國工匠第一人”高鳳林,“全國技術能手”崔蘊等。
(3)百年制造,公司始終關注技術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在國內航天制造領域始終保持領先優勢,目前擁有總裝技術、測試技術、氫氧發動機制造、貯箱焊接技術等為代表的核心制造技術58項;以熱表處理、數字化制造為代表的配套制造技術13項;以計量理化檢測為代表的基礎技術16項。公司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其中特等獎5項;國家發明獎4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2項;國防科技進步獎26項;部級科技獎126項,綜合技術實力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公司共參與制定和修訂的上級標準786項。
(4)面向未來,公司在兩化融合,數字化生產線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成為行業標桿。公司形成以工藝規劃數據為源頭,以型號產品研制流程為主線,以高性能存儲備份系統和千兆接入的涉密信息系統為支撐,以決策信息智能輔助集成應用為框架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已經達到系統集成的較高水平,符合未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公司是中國航天領域第一家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單位,打造了艙體殼段機加等十多條數字化生產線,成為中國航天技術和管理協同創新的學習標桿。
(5)重視基礎設施的配置與管理。配置設備總量7743臺(套),原值20.88億元。近三年,公司根據國防和航天事業發展新要求,新增設備投資6.4億元,并在發達國家技術封鎖的情況下,進行設備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為國家國防和航天事業計劃目標的實現,做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13項設備管理制度,實施TPM管理,開展單點教程(OPL)及改善提案活動等。設備完好率99.1%,設備精度系數達0.46以上,為支持軍工和航天事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6)積極引進先進質量管理體系,同時打造適合自身的過程質量管理系統,確保產品達到“萬無一失”。在“雙歸零”的基礎上,形成了以“雙五條”歸零為代表的獨具航天特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確保公司“萬無一失”質量目標的高水平實現;推行了零缺陷管理、六西格瑪、精益、QC小組活動、防錯技術,雙五條歸零,TPM綜合改善,卓越績效等活動, 并在產品實現過程中進行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 模式,同時對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也使公司成為現代制造業過程質量控制的示范企業。2012年公司榮獲航天質量獎,2015年公司高鳳林技師獲得中國質量獎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