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記者 盧政
昨天上午,一知情人向本報報料稱,“在大嶺山鎮有一家東莞最大的黑潲水油收購點”。昨天下午,記者根據其指點找到了這家“地溝油”提煉場。提煉場工作人員稱,他們是一家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有營業執照。然而,現場提煉經過環保部門允許嗎?對此,該提煉場負責人在電話中辯稱,“我們這里只是中轉,沒有提煉”。
昨天下午,記者將此情況向東莞市環保局舉報,工作人員詳細記錄后標識,將向領導匯報,盡快安排工作人員前去核查,如果查實,一定嚴肅處理。
舉報:黑潲水油提煉點規模龐大
據該知情人稱,在大嶺山鎮一處偏僻的位置,有一個稱得上“東莞最大的潲水油收購點”的場所,“光是20噸的貨車有4輛,2噸的小貨車有20多輛,每天進進出出的潲水油有1000多桶”。
這名報料人還稱,從這里提煉出來的潲水油,有一些還被送往了農批市場,最后流入工業區,進入工廠食堂,被新莞人食用。“這個黑點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這名知情人還在報料中詳細地列明了路線,“位置很偏,一定要按照我說的路線走,否則可能就很難找到。”
探訪:提煉場位置偏僻環境污濁
昨天下午,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線路,記者從大嶺山鎮區往東縱紀念館走,在矮嶺冚村附近,果然看到了知情人說的“地磅”。
在該路口往右轉,是一條泥路,驅車進去,到第二個大門口時,藍色的鐵皮門上沒有任何的標識;但透過大門的縫隙可以看到,里面是堆滿了近1米高的油桶。
記者繞到旁邊荔枝林處,這里原來成了潲水油的提煉場,10多個工人正在休息,地上到處是裝潲水的塑料桶。整個提煉場骯臟不堪。
工人們告訴記者,他們是在提煉地溝油,旁邊藍色鐵門內的就是他們的成品。記者隨后從藍色鐵門進入,整個提煉場上都是裝滿潲水油的油桶,最里面的提煉場則是在地上挖溝,直接進行。一男子打開了一個油桶,里面裝滿了黏乎乎的東西,臭不可聞。
該男子解釋,他們是一家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有營業執照;但現場提煉,嚴重污染環境,有經過環保部門審批嗎?對此,該提煉場負責人張先生在電話中稱,“沒有,因為我們只是中轉,不生產”。
環保部門:盡快安排工作人員核查
記者了解到,在大嶺山這家提煉場工作的老板和工人基本上來自信宜。骯臟的工作環境、艱苦的住宿條件,仍然讓他們留下,吸引他們的理由只有一個:收入尚可。據了解,1噸原料地溝油的價格在三四千元左右;而原料地溝油經簡單的提煉,一部分被提煉成潲水油,被再次出售;另一部分才是原料,利潤驚人。
在大嶺山這家提煉場,記者就看到了被提煉出來的潲水油裝在玻璃容器內,工作人員似乎正要檢驗,看見記者拍照,一個轉身就把玻璃容器內的潲水油倒掉了。
昨天下午,記者將這家提煉場的情況向東莞市環保局進行了舉報,工作人員詳細記錄后表示,將向領導匯報,盡快安排工作人員前去核查,如果查實,將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