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網北京訊:鐵絲、頭發、螺絲釘、汽車票、蛆蟲、塑料袋,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卻有一個共同的“出處”——雙匯火腿腸。繼維權網于9月3日發布《雙匯Q趣吃出塑料袋 消費者維權遭拖延》一文后,近日,又有消費者向本網反映,稱他購買的雙匯蒜香火腿腸內有黑色類似毛發的異物。
雙匯蒜香烤腸內發現黑色毛發
內蒙古赤峰的消費者潘先生稱,2010年9月5日他在內蒙古赤峰京香超市文化大廈購買了由阜新雙匯肉類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雙匯蒜香烤腸兩根。已經吃完一根后發現另一根香腸里竟含有黑色類似毛發的東西。
發現問題以后,李先生當即就撥打了香腸包裝上標注的雙匯售后服務電話。“我打了四五遍電話,雙匯的人說會派當地業務員和我聯系,但是我等了兩天都沒有消息,直到7號才有業務員和我聯系。”
但是潘先生向編輯透露,業務員稱其正在遼寧開會,沒時間,開完會就去處理。潘先生說有問題的香腸還未開封,包裝完整,他把這根香腸放在冰箱儲藏,要“保護好證據”。關于賠償問題,潘先生表示,他希望能夠把問題香腸交給業務員返廠檢查,并要求廠商賠付500元錢。
雙匯售后:我們只負責傳遞信息
隨后編輯致電雙匯售后總部了解相關情況,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編輯,他們會派當地業務員去處理。但是當編輯詢問關于消費者屢次在雙匯火腿腸里吃到異物,雙匯集團有沒有采取相應措施處理時,這名工作人員告訴編輯,他們只負責傳遞信息,向上級反映問題,沒權力解決問題。
廠方設立售后部門的初衷就是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征集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和意見,并根據情況及時處理和改進相關問題,而不是像雙匯售后所謂的“只負責傳遞信息”。
業務員拒接電話說打錯了
根據潘先生提供的號碼,編輯撥打了雙匯當地業務員的電話,撥通之后,對方說打錯了,就掛斷了電話。隨后編輯屢次撥打該業務員電話,都無人接聽。
而當編輯向潘先生核對電話號碼是否有誤時,潘先生告訴編輯號碼絕對沒錯,并稱他之前才和業務員通過電話,業務員還說仍在開會,讓潘先生等消息。
面對問題,作為廠方的工作人員,逃避不但解決不了問題,更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會議與消費者利益孰輕孰重?
無獨有偶,本網之前曝出的《雙匯Q趣吃出塑料袋 消費者維權遭拖延》一文中,當地的業務員也說自己在開會,暫時沒時間處理問題。是真的在開會,還是拖延解決問題的借口,我們不得而知。但值得深思的是,雙匯到底把消費者利益放在了什么樣的位置?會議重要還是承載企業的消費者利益更為重要?雙匯作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其業務員對待問題的態度,實在是有損于雙匯的品牌形象。
2010年9月7日,編輯再次聯系了在雙匯Q趣吃出塑料袋的江蘇南通消費者蘇先生,了解問題處理情況,蘇先生說廠家賠償了500元錢,他雖然對賠償結果比較滿意,但也表示自己今后是不會再購買雙匯的產品了。
關于內蒙古赤峰消費者潘先生的問題,維權網也會繼續關注此事的進展。 東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