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網北京訊:2010年9月13日,北京消費者沈先生向維權網編輯反映,當天早晨,他將一袋伊利早餐奶加熱后準備飲用時發現,原本的液態奶竟變成粥狀。
伊利早餐奶煮后成粥狀
據沈先生介紹,他于2010年9月11日在北京福潤超市購買了一箱伊利純牛奶,由于超市搞促銷,還隨箱附贈了兩袋伊利早餐奶。9月12日,他直接飲用了附贈的一袋早餐奶,喝的時候并未覺得有什么異常,但隨后就出現了腹瀉的狀況。
而就在9月13日早晨,他將另一袋附贈的伊利早餐奶加熱準備飲用,結果發現原本的液態奶竟變成粘稠的粥狀。“牛奶變得像蒸好的雞蛋糕那樣,特別稠,我以前將三元牛奶加熱后也沒出現這種情況,這還是牛奶嗎?。”沈先生疑惑地說。發生這種情況后,沈先生開始懷疑自己之前腹瀉,可能就是喝過那袋的早餐奶導致的。
消費者:懷疑牛奶已過期變質
沈先生表示,他購買的整箱伊利純牛奶生產日期是9月1日,保質期30天,并沒有什么問題。而他之前喝的兩袋伊利早餐奶,由于已經將包裝扔掉,無法得知生產日期,所以無法斷定這兩袋奶是否已經過期變質。
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沈先生懷疑超市促銷搭售的兩袋早餐奶很可能是過期奶。沈先生稱,他一直認為超市銷售的東西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所以買牛奶的時候根本沒看生產日期,直到發現贈送的牛奶有問題,他才查看了購買的整箱純牛奶的生產日期。
沈先生還向編輯透露,他一直在疑惑超市怎么會售賣“有問題的”牛奶,所以向維權網反映相關情況,希望通過維權網的平臺,能夠對其他消費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編輯咨詢了一位從事乳品研究的專業人士后獲悉,牛奶加熱后如果變成粥狀,那么肯定已經變質。
福潤超市:可能理貨員疏忽所致
隨后,編輯致電福潤超市,向超市的工作人員反映了沈先生遭遇的情況。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沈先生買到的過期牛奶,可能是理貨員在捆綁促銷牛奶時沒有檢查到位,疏忽所致。“我們超市肯定不會銷售過期食品,可能是理貨員工作時出了差錯,沒注意查看牛奶的生產日期。”該工作人員說道。
另外,這名工作人員向編輯索要了沈先生的聯系方式,表示超市方面會向沈先生賠禮道歉,并賠償沈先生一箱牛奶。
警惕!超市搭售“臨界食品”
根據沈先生反映的問題,編輯走訪了多家超市發現,超市在銷售一些食品時,經常會以促銷的形式捆綁銷售一些“臨界食品”。所謂“臨界食品”,就是即將過保質期的食品。一些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會把快過期的食品當做新鮮食品選購。
因為消費者一般不愿購買快過期的產品,所以超市往往以“買一送一”或折價近50%的促銷方式,將這些快過期的產品處理掉。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產品就會比較順利地銷售出去。
此外,編輯還發現,這些“臨界食品”通常被超市工作人員用膠帶與較為新鮮的食品粘在一起,而且膠帶會遮住這些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讓消費者在購買時不易察覺。
編輯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超市購買促銷產品時,一定不要貪圖便宜,應該仔細查看產品的生產日期,以防買到即將過期或已經過期的產品。東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