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18時56分報道,歷經十多年發展,卻缺乏相關規范的中國網絡文學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今天知名網絡作家王輝(筆名無罪),以盛大文學旗下起點中文網使用不正當競爭手段侵害自身合法權益為由,將其告上法庭。這次被稱為“網絡文學第一案”的起訴使業內屢屢發生的盜版、侵權現象浮出水面。
王輝創作的小說《羅浮》于去年12月在縱橫中文網上首發后迅速成為縱橫中文網上點擊量前兩名的作品(目前累計點擊量已超過2000萬)。在王輝《羅浮》引起關注后,起點中文網也于今年4月推出一部《羅浮》,作者署名為“黃鶴九曲”,并購買百度推廣鏈接中的關鍵詞“羅浮”進行推廣,被稱為“山寨版《羅浮》”。
據悉,“山寨版《羅浮》”最初只是一篇1萬多字的討論網絡作者如何成名的文章,卻被起點置入推薦閱讀專區。王輝認為 “這顯然是刻意為之,別有用心”。隨后,有大量慕無罪《羅浮》之名而去的讀者,“不小心”花費時間精力閱讀了“山寨版《羅浮》”。
王輝的代理律師指出:“被告及其簽約作者通過故意混同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借助無罪《羅浮》的知名度推廣了‘山寨版《羅浮》’,并在客觀上降低了無罪《羅浮》的點擊量,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秩序。這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今天下午五點記者收到了來自盛大方面的聲明,認為羅浮是道教名詞,起點中文網的小說《羅浮》是與作者正常簽約連載的眾多作品中的一部,作者使用獨立筆名,完全獨立構思、創作,與無罪先生沒有任何關系,山寨之說無從談起。
最主要的原因是網絡文學的發展只有短短數十年的時間,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侵權成本非常低,這也就造成了很多惡意競爭的存在。就連原告律師也表示,這樣的案例此前并無判例可循。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實的紙質出版市看到一些相似的例子。2004年中國圖書市場曾發生一起“偽書門”事件,與本案有諸多相似。當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引進美國暢銷書《沒有任何借口》,發現市場上早已存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的《沒有任何借口》。后查明,機工社版是“偽書”,作者名字系編造,內容也為該社組織編撰。“偽書門”事件被新聞出版總署高層怒斥為“奸商行為”。隨后,新聞出版總署對含有虛假宣傳信息的圖書進行專項檢查,查禁一批“偽書”。原告王輝方面認為,新聞出版總署的相關意見也適用于網絡文學。(記者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