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誤稱為蘿卜,這是不是價格欺詐?超市早市是一個價,早市結束后調整價格,這是否存在價格問題?昨日下午,在家樂福府青路店會議室,成華區物價局舉行的“價格法律法規”培訓會上,家樂福員工就相關價格法律法規問題踴躍提問。針對最近部分商場和超市曝出的“價簽門”事件,成華區物價局副局長何勇昌、成華區區價格監督檢查分局局長胡超為家樂福店長、各營業部負責人及員工進行了培訓,并現場檢查了家樂福府青路店的價格行為。
我市首次
商場超市開現場培訓會
據介紹,到商場超市開現場培訓會在我市尚屬首次。昨日參加培訓會的是家樂福府青路店店長、各營業部處(科)長及部分員工。
成華區價格監督檢查分局局長胡超舉例解說了常見的10種價格欺詐行為的表現形式。“除一些商家主觀意識造成外,也有部分商家因對價格法不了解,或理解不透徹,從而出現價格違法行為。”胡超稱。
進入提問階段,現場十分熱鬧,有家樂福員工甚至把商品帶到會場咨詢局長,“有的商品整箱價格比單盒還貴,這算不算價格欺詐”,“把白菜誤稱為蘿卜,是不是價格欺詐”,“銷售的酸奶標注‘買五贈一’,是否符合價格法規定”,“超市的早市價格比較低,早市結束后又調高商品價格,這樣做是否允許”……胡超對家樂福員工的提問逐一進行了解答。
自我曝光
曾在家樂福遭遇“價簽門”
會上,成華區物價局副局長何勇昌表示,這樣的價格現場培訓會非常及時,今后將長期開展下去。他稱,從最近曝出的“價簽門”事件看,問題的實質是“低標高賣”。
談到自己遭受的一次價格欺詐,何勇昌說:“就在家樂福。”
頓時,整個會場一片寂靜。何勇昌說,他曾經到在位于八寶街的家樂福購買茶葉,現場標注茶葉原價為33.1元,特價銷售為29元多,但當他拿著茶葉到收銀臺結算價卻是39.8元。
何勇昌告訴成都晚報記者,雖然此事已過去了好幾年,但在他腦海里仍有很深的印象。當時,他在政府另一部門工作,還未到物價部門工作,加上價格差異不算多,最后沒有計較。“如果我當時在物價部門工作,肯定要舉報查處這樣的價格行為”。
“如果這些問題(指價格違法行為)發生在國外,對商家來說就是特大丑聞,甚至可能會造成企業的生存危機。”何勇昌在會上告誡參會人員,作為商家一定要重視價格行為規范,自覺遵守相關價格法律法規。
拋出問題
為什么總是“低標高賣”
“談到(價格違法)原因,幾乎所有商家都稱不是主觀,是客觀原因造成的。那么,我要問:為什么所有的都是‘低標高賣’,沒有發現一例‘高標低賣’?”何勇昌的話音剛落,現場的家樂福員工異口同聲回應:“(遇“高標低賣”)顧客不得說。”何勇昌立即擺了擺手:“不是這樣的。”
何勇昌說,最近,他通過報紙、網絡關注“價簽門”事件中商家的解釋,發現商家的一些解釋經不起推敲。有商家說工作量大,標價簽未及時更換,“這難道是價格違法的理由”。
何勇昌向現場的家樂福員工提出了兩個問題,并表示“與大家一起反思”。第一,為什么未發現“高標低賣”,查出的全部是“低標高賣”?第二,有的洋超市在自己國內為什么未發生價簽問題,到中國就變了?
何勇昌說,價格違法除部分經營者確因非主觀意識造成外,不排除一些商家的主觀原因。以前,我國價格法規定對價格欺詐的違法行為,處罰2-20萬元,價格違法成本相當低,部分商家就抱著僥幸心理觸“紅線”。這個問題很快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的重視,去年我國修訂并實施了新的價格違法處罰規定,對價格欺詐的違法行為處罰提高至5-50萬元,但這對有的商家來說,價格違法成本還是較低。成都晚報記者 楊富 攝影 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