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今主流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電動汽車有很多的賣點。環保,噪聲小,提速快等等。純電動汽車或是油電混合動力汽車0-100km/h的加速性能一直是它們的強項。
電動跑車始祖特斯拉就先不提了,就連比亞迪唐、比亞迪秦這些非豪華品牌中級車在起步加速性能上都秒殺一些豪華跑車。
很多時候,我們簡單地比較這些冰冷的數據,意義不大。就好比你讓游泳運動員和短跑冠軍比賽一樣,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從動力類型到輸出特性和工作方式都完全不一樣。不可否認,提速快是電動汽車的優點。但是如果要比較數據,同類型的產品可以拿來作比較,控制變量一直是比較的一個常用方法,否則會失去意義。
那究竟為什么一個普普通通的電動汽車加速性能竟可以如此優越?我們先簡單地了解一下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汽車的加速過程。
我們不需要像技術人員那樣去定量地分析數據,也做不到那么嚴謹。不過我們可以從簡單地公式中定性地了解一下汽車加速性能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在包括電動機和傳統內燃機在內的以旋轉的方式來進行輸出的設備上,都可以使用一個公式:功率=扭矩×轉速。所以在同等功率水平之內,扭矩決定了一臺車的加速性能,分析電動機和內燃機扭矩與轉速的關系就可以明白為什么電動車的加速如此之快。
1.電動機工作特性:
與內燃機不同的是,電動機在剛起步的時候就可以輸出最大的啟動扭矩,隨著轉速的逐漸攀升,扭矩在慢慢衰減。當電動機達到額定功率(額定轉速和扭矩)的時候,輸出扭矩也就不再改變。如果繼續增大轉速,電動機的“反電動勢”會產生電流抵消它的輸入電流,所以扭矩會進一步衰減。
2.內燃機的工作特性:
內燃機與電動機最大的不同在于內燃機起步只能輸出不大的扭矩,隨著轉速的上升扭矩也逐漸增加。且當內燃機,尤其是采用了渦輪增壓技術的內燃機,輸出扭矩上升至最大值時在一定轉速范圍會保持恒定輸出,只有當轉速進一步升高時扭矩才會出現衰減。
總結:個人在此文中陳述的內容比較淺顯,我們可以從定性地角度去了解一下不同類別的汽車產品在某些性能上是沒有可比性的,不能盲目地將客觀數據進行無意義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