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頁隨便一搜,也許你就會發現一條條類似與買車沒有合格證不能上牌,某地某品牌4S店資金鏈斷裂,倒閉后遺留很多無合格證的問題車等等類似的新聞,今天猹先生就來深度剖析一下近一兩年頻發的汽車合格證因質押貸款后公司破產,導致消費者購車后無法的正常上牌的現象。
現象
很多購車者會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在正規4S店購買汽車后,4S店會以各種借口拖延合格證的交付,少則幾天,多則一個月甚至更長,而這段時間的上路的牌照問題,4S店方面會各顯神通,給購車者通過各種渠道弄到臨牌,方便消費者正常用車。如果正常的話也會在購車者使用臨牌一段時間以后把合格證交給購車者,然后購車者用合格證正常上牌。如果出現意外情況,4S店由于資金鏈出現問題,無法把合格證從金融機構贖回,那么就會產生之前所說的問題,車是正常4S店買的,但是沒有合格證,無法上牌,而4S店由于資金鏈出現問題倒閉,這些購車者就不知道去找誰解決問題,一般情況就會去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干脆去政府上訪甚至鬧訪尋求問題的解決。這種情況也是購車者的無奈之舉,猹先生就談談我所了解的原因。
原因
車輛合格證是機動車生產企業開具的證明車輛合格的法定文件。車輛合格證不具有財產屬性及權利內容,但在現實中,市場普遍存在以“車輛合格證抵押貸款”的融資模式。而產生這種用車輛合格證質押的方式進行融資的原因也是因為汽車生產廠要求下線的4S店的“進貨”模式是先付款才能提車,4S店的利潤主要是進價和售價的差價、汽車生產廠的銷量返點、汽車精品裝飾、售后保養及維修、二手車置換再銷售這幾種模式。而由于當中一部分汽車生產廠的目標銷量與其品牌4S店現實銷量差距大,4S店為了解決庫存壓力只能壓縮甚至補貼進價和售價的差價,導致賠錢賣車或者不掙錢賣車。由于這種方式的資金回籠慢,很多4S店只能采用一些金融機構的車輛合格證質押貸款的方式保證資金鏈的穩定,等購車款到達一定數量后再批量贖回合格證。
這種模式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出問題的事件并不多,但是近幾年卻突然爆發了,猹先生也深入研究了一下原因。主要原因是市場形成了不降價不售車的風潮,無論什么樣的車型都會降價求銷量,而4S店的運營成本逐年增加,有些4S店由于資金壓力過大,只能依靠所謂的民間借貸,這樣無異于飲鴆止渴,很多4S店覺得喝了可能還能有轉機,只能強行咽下這杯毒藥。最后的結果就是資金鏈斷裂,4S店倒閉,而消費者也無法得到拿去抵押的合格證。
解決辦法
這種類似于灰色地帶的潛規則事情只能靠政府的強力介入才能解決,不斷的進行監管落實去規范整個行業,通過整頓市場防止這類事情再次發生,而且也要引導并且科學的指導相關企業進行運營的規范化。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幫助這些“問題”企業脫離困境。另外一方面也要完善相關法律,防止因為這類灰色的問題使消費者維權無門。中國消費者協會在發生這類事情的時候也要積極的督促汽車生產廠家積極應對承擔責任,切實的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保護購車者的利益。汽車生產廠家更要從自身出發,管理自身的經營體系,做好合格證交付流程的管控,確保消費者能按時得到合格證,正常上牌。而4S店方面也要加強自身經營,減少經營成本,防止以前那種粗獷式不計成本不計后果的經營模式。
消費者面對這種情況能做什么?
當然,上面說了這么多,都是大環境、大政策、行業之間的宏觀上的事情,這些解決方法都是需要時間、需要不斷研發不斷考察最終才能慢慢的一點一點的解決的。消費者所需要面對的只是如何在購買車的時候降低這類事情的風險。這就需要消費者在購買車之前一定要事先了解購車的這家4S店的合格證交付速度如何,可以通過和剛剛購車的車主了解情況。在購買汽車的時候一定要跟銷售人員約定合格證的交付日期,并形成書面文件,這類事情不要礙于面子不去做,把所有事情事先約定好避免麻煩的發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真的發生了合格證過長時間并未交付的情況,可以去4S店進行告知,告知4S店自己要維護合法的權益去向相關部門投訴,一般4S店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想辦法快速的把合格證交付給您。最壞的一種情況就是4S店由于資金鏈問題倒閉,那么未獲得合格證的消費者一定要互相聯合,去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涉及到車主較多,走上訪程序,也一定要派出5人以下的代表,走正規上訪程序,利用信訪局去聯絡解決問題。切莫非訪、鬧訪,造成違法行為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談了這么多關于面對所購汽車合格證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在購買汽車的時候多留意,這樣就會最大的可能避免這類的問題的發生,購車是每個家庭的大事情,謹慎小心還是非常重要的,高高興興的購車才能快快樂樂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