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子車牌有望全市試行
明年元旦起,凡進入六環路內(不含)的外地車必須辦理進京證,外埠車輛高峰時段不得進入五環路內和遠郊區縣城關鎮等;年底前,本市還將增加768套固定檢測設備,專門拍攝走公交道的違法行為;交管部門正研究試行安裝電子車牌;本市第二條潮汐車道有望設在西外大街……昨天上午,市交管局第四次與市民代表座談,現場傾聽市民聲音并透露以上內容。
西外大街擬設潮汐車道
9月12日本市開通首條潮汐車道,運行半個月來看,晚高峰時段朝陽路出城方向交通流量上升了21.9%,周邊道路出城速度均有提升,對于周邊道路的積極意義比較明顯。
市交管局局長張兵表示,現在交管部門正在抓緊總結朝陽路運行經驗,繼續在其他路段探索實施。他透露,下一條潮汐車道可能在西外大街上設置,“目前評估論證和方案設計已經啟動,其他地區也正在實地調研”。
正研究試行電子車牌
近年來,空氣污染困擾著很多大中城市。最近,根據國務院部署,本市推出了空氣清潔行動計劃,其中25項涉及交管部門。
張兵說,目前正在研究試行安裝電子車牌、加快淘汰黃標車、鼓勵更新老舊機動車等措施,其中一些措施已有初步意見。比如,從明年1月1日起,凡進入六環路內(不含)的外地車必須辦理進京證,外埠車輛在高峰時段不得進入五環路內和遠郊區縣城關鎮等,總之通過各種手段,改善首都空氣環境。
有關電子車牌的議論由來已久,專家表示,電子車牌可實現對車輛的米秒水平的精確實時定位,對道路每一個時段進行精細化管理。因為電子車牌內包含了車輛的全部信息,在高速公路收費、停車收費等問題都可更方便快捷,查處涉牌違法等問題將更加容易。
公交道探頭再增768套
張兵表示,大力推廣公共交通對遏制擁堵加劇非常有效,下一步,交管部門將繼續施劃公交車道,還要加快安裝探頭,用于專門拍攝違法行為。今年年底前,將在現有146套固定式監測設備基礎上再加裝768套,使監控覆蓋密度由平均4公里1套提高到650米1套。同時,將在1000輛公交車上加裝移動式監測設備,加上現有的410輛,覆蓋密度將由6.2%上升到21.4%,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交優先”。
另外,交管部門正在辦理26項市民建議,如在環路全面施劃公交專用道、雙井橋高峰時段限制車輛進入主路等,計劃在時機成熟時實施。
建聯動平臺快查逃逸案
交通肇事逃逸性質惡劣,交警在現實中也目睹了一幕幕慘劇,特別是一些導致家破人亡的案件,給受害者家庭帶來巨大悲傷,受害者權益得不到保障,有的甚至連醫藥費都付不起,個別家屬甚至到交通隊哭訴、下跪求交警盡快破案。
但張兵坦言,因為一些客觀條件限制,比如有些地方沒有探頭,有的則沒有留下任何現場,偵破難度非常大。對此,交管部門建立了一個聯動平臺,整合交管、刑偵、治安等多警種力量一起偵破案件,“對重大肇事逃逸案件,嚴格按照刑事案件的標準快查快辦,努力實現‘命案必破’”。
晨報記者 岳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