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來看,網購依舊是3·15消費者投訴的“前三甲”之一。在法制建設尚不健全的網購市場中,消費者不僅需要練就火眼金睛,更需要選擇正規網站規避風險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日即將到來。2009年的3·15晚會揭開了中國移動出售用戶資料牟取暴利的驚天內幕,今年的3·15晚會則將槍桿瞄準行業潛規則,向消費行業“潛規則”開刀。
截至目前,網購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前三甲”之一。究其原因,網購中新型消費欺詐頻現,讓人防不勝防。所以,消費者在網購時,不僅需要練就火眼金睛,更要保留購物單據,若出現糾紛可以作為維權的憑證。
央視3·15將拿網購等行業“黑規則”開刀
近日,“3·15電視宣傳活動”組委會在京宣布正式成立,由此也拉開了中央電視臺2010年3·15晚會的大幕。此活動組委會透露,今年的3·15將向消費行業“潛規則”開刀,從當前情況來看,網購受到消費者的投訴“名列前茅”,不由讓人“一聲嘆息”。
第三方機構CNZZ的數據表明,中國電子商務在2009年迅猛增長,全年交易總量為2008年的2倍以上,電子商務網站訪客量同比增長61.29%。然而,隨著網購、郵購、電視購物、預付款消費、虛擬財產交易等網絡新型消費模式逐漸成為消費者的主流選擇,有關網絡購物的投訴量激增。據深圳市消委會統計,僅2009年網購投訴就達141宗,投訴量同比增長127.42%。存在的問題以網上銷售虛假商品、購買商品質量不合格、缺乏維權依據等居多。
今年的3·15晚會前夕,首次推出了“十大行業消費滿意度大調查”,目前的熱點投訴集中在電視購物、網絡安全、汽車等方面。網絡購物糾紛,正成為消費投訴的新熱點。這些糾紛若得不到及時解決,將大大損害人們對電子商務的信心,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之一。
網購賣家良莠不齊,網絡詐騙花樣翻新
有了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之后,商家收款后不發貨的惡意欺詐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網絡詐騙的花樣也隨著監管的跟進不斷翻新。
一般來說,“黑網店”賣家設置的網購陷阱主要有三大套路。第一招:掛羊頭賣狗肉,利用視覺誤差或者大玩文字游戲,讓消費者對商品產生好感,但實際物品卻同網上宣傳相去甚遠。根據某著名網站的一項網絡調查,消費者買到假貨的多達7成。第二招:低價誘惑,利用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以低廉價格為誘餌。第三招:售后服務無保障,消費者投訴無門。還有更為隱蔽的招數,那就是偷盜密碼,直接涉及侵財案件。
此外,“網絡釣魚”已經引起了多數網購買家的警惕,但據百度旗下電子商務支付平臺百付寶透露,最近一種新花樣的“網絡釣魚”騙術正在流行。其通過偽造店鋪和商品頁面,并偽裝成賣家,利用交易中的留言散發釣魚網站并用各種理由騙取買家點擊進行詐騙。
據專家介紹,這種新騙術是以超優惠的價格為誘餌,在買家下訂單后告知“已被搶購完了”,并提出“朋友的店鋪里還有貨”,以留言的方式告知朋友店鋪的網址,而這個網址即是“釣魚陷阱”,可迅速竊取用戶名和密碼,從而立即登錄完成之前的交易,最終達到詐騙的目的。
據統計,在所有的網購詐騙案件中,由“網絡釣魚”設計的騙局超過90%。實際上“網絡釣魚”的原理很簡單,讓買家訪問一個種下木馬的網站后竊取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但這一騙術已經衍生出了無數“變種”,也不斷有新的網民上當。
網購市場的詐騙手法層出不窮,消費者根本防不勝防。
法律真空監管滯后,消費者如何避開網購陷阱?
有法律界人士表示,目前在網絡購物上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我國尚未出臺專門規范網購的法律法規,網絡購物在法律上存在真空地帶,而在網購監管、準入等方面的監管機制也相對滯后。另外,申訴過程往往讓消費者卻步。
在法制建設尚不健全的網購市場中,我們該怎樣避開網購陷阱和與網絡有關的詐騙行為呢?
首先,選擇專業的購物網站。正規網站有國家通信管理機關頒發的ICP認證號,還有工商局頒發的網站“紅盾”標志。選擇正規的購物網站不僅能降低買到假貨的幾率,更能有效防范“網絡釣魚”。
其次,貨比三家,不盲目相信網店信譽。應多參考賣家的注冊時間、所交易的商品、消費者對賣家的評價和留言內容,一般來說交易次數越多越可靠。此外,在交易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的程序進行交易,一定要選擇必要的交易工具,如支付寶、安付通等。收貨時,一定要“先驗貨,再簽收”。一旦發現貨物有問題,不要簽收,直接退貨。
第三,一定要保留有關單據和與賣家的聊天記錄,以便發生糾紛時快速取證。
但是,需要提醒消費者的是,網購完成并不意味著風險就徹底解除�,F在網絡病毒有可能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盜取了你的網上銀行賬戶信息,所以記得給自己的電腦設置系統密碼,安裝防病毒軟件,按時升級,定期查毒、殺毒,或到銀行辦理網上銀行U盾或者文字證書。另外,不要在別人的電腦或者網吧進行網上購物。
事實上,網購的安全系數與普通購物并無太大差別,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嚴重。大部分的網購安全問題是由于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缺乏認識和經驗引發的。知道如何識別網購陷阱之后,你也能夠享受網上購物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