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揭開家電消費“潛規則”
·潛規則二:“差價雙倍還” 靠譜嗎?
每每遇到家電銷售高峰期,比如五一、十一前夕,家電商家們都會打出“全市最低價,差價雙倍返還”等類似的口號。此舉非常具有吸引力,一時間家電賣場中門庭若市,消費者也覺得這項活動可以增大家電價格的透明度,有效遏制家電價格虛高。
看上去很美的“差價雙倍返還”,其實也暗藏“潛規則”。
看上去很美的“差價雙倍返還”,也暗藏“潛規則”
在采訪調查中,一位不愿吐露自己的導購員就表示:“‘差價雙倍返還’其實是很保險的,消費者在這家賣場能夠買到某款家電,但在其他家電賣場就不一定能夠買得到,就是同一個外觀的產品,其型號上可能也是有所不同的。”
這就好比家電廠家發給商家的如果是同樣的槍、同樣的刀,那么商家與商家拼殺是遲早的事,這樣的拼殺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廠家與商家達成了一種默契,那就是分型號銷售策略。也就是說每個銷售商買斷一個型號,互相之間井水不犯河水,升與降,就完全聽憑商家做主,這樣的產品在各類家電產品中并不少見。
那么“全市最低價,差價雙倍返還”的口號如果不幸言中,商家該如何處理呢?
買的自然沒有賣的精。在此前,萬維家電網也接到一些網友關于此方面的投訴,商家一般會各種招數解脫,比如為價格對比設置了層層“關卡”,即消費者只有在當天、在指定的幾個“正規”賣場內取得了合法憑證后才具備討要差價的資格。
當然,這幾個“正規”賣場內,由于相互之間的“默契”以及對對手的適時打探,產品的價格標注基本變化不大,即使乘上三倍也多不會超過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