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供”建材大多“特制”“特制”為了降低成本
地板開裂、馬桶失靈、地面返水、窗戶漏風、燈具掉落、壁爐倒塌……自精裝房面世以來,各種大小問題從未間斷,而這基本都是產品質量與施工質量雙重打折的結果。
你知道嗎,“特供”的含義有兩個,一是提高某類產品質量,供給特別人群;二是降低某類產品質量,為節省成本而“特制”。據了解,帶有第二層含義的“特供”建材,普遍存在于精裝房及工程項目。
一位具有工程經驗的設計師透露,普通消費者購買建材家具等產品,最多打個八九折,而同一品牌給出的工程價常常只有零售價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如何可以做到?這位設計師表示,負責任的品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在科學化批量生產、人工物流以及原材料采購上下工夫,保證最終“瘦身”的產品依然符合國家相關部門對環保、壽命等方面的基本質量要求。但也有一些建材供應商把注意力放在壓低成本、多接工程上,其末端的材料品質常常疏于把關。國家相關檢測機構僅執行“送檢”、“抽檢”等,無法全面堵住偽劣建材入市的源頭,如果不是品牌自覺,質量關的確把不住。
為精裝等工程特別定制產品,專供此渠道,原本無可厚非,其初衷除了成本方面的原因外,滿足開發商對使用效果的“特別設計”要求也是一個方面。與此同時,為了拓展市場,一個品牌生產不同檔次的產品來拼搶更多層面消費群體的做法,也能理解。但根本上,“特供”品在“特制”的時候應該有底線。
【聲音】
為精裝房市場提供產品要有底線
——博洛尼家居品牌推廣部總經理林周勇
為零售市場中的消費者提供家居產品,和為開發商提供精裝房所用的批量產品不同,前者是個技術活兒,后者不但需要技術,還得能“吃苦耐勞”。因為,供給精裝房的批量產品,除了要保證質量和美觀,成本控制和個性化也尤為重要。
博洛尼裝飾品牌推廣部總經理林周勇表示,為精裝房市場提供櫥柜產品更需要量身定制。
比如,博洛尼的櫥柜產品在與精裝房或樓盤樣板間合作時,櫥柜設計師首先會對該樓盤目標群體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廚房大小、所需功能、使用頻率、烹飪習慣,甚至人口結構和老齡化問題等,都會成為櫥柜設計的依據。在此過程中,幫開發商控制預算是專業的表現,為消費者把關質量更顯責任。
買精裝房 學會給精裝價格算筆賬
——輕舟裝飾北京公司副總經理金波
精裝房裝修與家庭裝修大有不同,在與開發商指定的裝飾公司簽訂精裝協議時,不能馬虎。主材明細、施工期限、價格區間、售后服務等細節,都與房屋裝修質量和壽命密切相關。
對此,輕舟裝飾北京公司副總經理金波表示,開發商口中的“送”精裝通常是變相的營銷方式,實際上,你家精裝修的支出早已被算進房價,并由購房者買了單。比如,按照現在的材料、人工和物流成本計算,施工方若想完成保證質量的基礎裝修,報給開發商的價格大概在500元/平方米,而這個檔次的裝修開發商至少會打出“1000元/平方米精裝標準”的旗號。此外,某些被開發商標榜精裝為2000元/平方米的樓盤,通常只有潔具和櫥柜這些能看出品牌的主材是名牌,其他則會采用二、三線品牌。
良好的制造平臺 保證建材精裝供貨不打折
——圣象集團總裁翁少斌
在進軍房地產項目的時候,的確有一些建材品牌在“低成本、快賠錢”的狀態中,使用“特別制作”的建材。面對并不好做的精裝工程市場,一些建材為了壓低報價拿到工程,只能用偷工減料的辦法。那么,消費者是否該談精裝色變呢?
對此,圣象集團總裁翁少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還是有很多責任心強的品牌,能夠保證供應精裝修工程市場的時候保證質量不打折。但這要基于該品牌確有足夠的實力以及足夠的制造水平,從原材料采集配送,到科學利用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再到嚴謹的安裝服務體系,所有環節如果能夠做到高效運轉,就能夠把產品的成本降下來,而不用在質量上做文章,以便能夠適應精裝市場的需要。
施工方與開發商之間欠缺平等交流
——尚層裝飾總經理林云松
如果承接精裝修的施工方與項目開發商之間,能擁有平等交流的權利,負責監控材料與施工質量的第三方監理,也能“說話算數”,那么,精裝房市場中頻發的各種隱性“病癥”,自然有治愈的可能。
曾為房地產項目做過一段時間工程裝修的尚層裝飾總經理林云松告訴筆者,招投標、公開中標結果、簽訂協議、主材進場、開始施工、截點驗收、分時段付款,和業主驗收后付尾款,是精裝房裝修從頭至尾的操作過程,開發商和承接單位對這個過程早已輕車熟路。但也正因為這種潛意識中的“熟悉感”,令施工方和監理方不得不“被工作”,幾乎沒有話語權。林云松希望,施工方與開發商之間的平等交流能盡快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