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木家具向來備受消費者喜愛,但不久前發生在本市的“進口”高檔實木家具摻假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外面裹著一層實木板,里面使用的全是刨花板,這樣的摻假方式令消費者氣憤不已。消費者花了大價錢,卻沒有買到真正的實木家具——
實木家具熱衷“海外鍍金”
在實木家具市場,除了以次充好、貼皮換衣之外,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現象就是熱衷“海外鍍金”。現在你只要到大型的家具賣場走一走,什么意大利花梨、美國紅橡、德國櫸木等,還有些甚至干脆打上“歐洲進口”、“歐洲XX榮譽出品”等宣傳語,以抬高家具身價。殊不知,在這天價家具的背后,有著眾多的中國本土制造,那些令人看不懂卻又很顯名貴的“洋名”,只不過是迷惑消費者的一層“洋皮”而已。
其實,實木家具“海外鍍金”亂象由來已久:虛假標注、鍍金洋品牌、經銷混亂、授權代工貼標等現象也早已在家具行業泛濫。據悉,國內打著進口旗號的“出口轉內銷”產品可以說占到目前進口家具的95%以上,大都是廣東一帶工廠生產。比如,同樣一套組合沙發,標注本土品牌,價格在8千元左右;標注中外合資產的,價格則在2萬元左右;如果標注美國產的,價格則上升為7萬元至8萬元;如果是意大利產的則更貴。
中國家居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表示,其實,無論是國產的還是海外的實木家具,只要是真正純實木家具就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消費者不要被商家打出的旗號和虛高的價格所迷惑。
“洋品牌”也存在造假現象
調查顯示,實木家具市場當前魚龍混雜,不少商家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消費者想要購買到真正的純實木家具,實在需要擦亮雙眼。
記者在家具市場發現,很多我們看不懂、沒聽說過的洋品牌家具銷售店內的實木家具,其實很多都不是純實木的,多是主體框架為實木結構,而衣柜的背板和抽屜則大都存在問題。商家大打“實木類”概念,不介紹是純紅木或純花梨,只說是實木家具。而在一些“實木家具”專柜中,有些銷售人員會直接告訴你這是“實木貼皮家具”,只是表面貼有一層實木的外衣而已。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情況,恐怕就會陷入實木家具的陷阱。
針對實木家具市場亂象叢生的現象,中國家居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表示,當前的實木家具市場還沒有特別好的方式來檢測或鑒別實木家具。他坦言,實木家具一直都存在造假、摻假現象,消費者的投訴也是與日俱增,當前能作為實木家具的樹種很多,不少商家就是看中這一點,在樹種上迷惑消費者,以次充好,把普通樹種說成名貴樹種,或將本土產品貼上海外標簽,從而牟取暴利。
實木家具“海外認證”存質疑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質量,追求低碳環保和高貴格調。不少家具廠商也就抓住了消費者的這種心理,打起了家具“海外鍍金”牌。
在實木家具賣場,不少“洋品牌”都掛著各種認證,在選購時,銷售人員還會拿出家具“進出口”票據,告訴你這是幾天前剛剛從意大利進口的黃花梨純歐式實木家具。記者仔細觀看了這些認證,然后在網絡上查詢發現,網上居然有人出售類似的各種家具認證。其中一位聲稱能做國內家具權威認證的店主說,只要能提供簡單資料,就可以幫助企業拿到認證,所需費用大概要五六萬元左右。
對此,中國家居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表示,目前家具行業最權威認證當屬“十環”認證。認證環節極其嚴格,其唯一的認證機構是國家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當然,實木家具認證也存在一個期限問題,一般為期一年,另外也涉及到認證的家具和所售家具是不是同一批、同一材質的問題。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家具時,最好認準認證機構,一定要查看家具的“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報告上會明確標明家具的材質、甲醛含量等。
到正規賣場購買 別圖便宜
中國家居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表示,面對形形色色的實木家具,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讓商家在購買合同或購買發票上將所買實木家具的名稱、材料、出產地寫準確,比如純楠木或者框架黑胡桃,背板香樟木等,越詳細越好,這樣,日后一旦家具出了什么問題,消費者有證據,就可以拿著這些去保障自己的權益。其次,一定要到正規賣場去購買,要貨比三家,不能圖便宜。另外,家具屬于定制類產品,往往分為代理商和直營店兩種經銷方式。如果是代理商,那就更要仔細看清楚家具標注,必須是廠家的正規產品,因為這中間多出一個代理的環節,以往有不少偷梁換柱之事發生。如果消費者購買家具后懷疑家具不是實木,或有其他質量問題,可以委托質檢部門進行檢測,若檢測后發現商家造假,消費者則可就此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