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家居市場不斷變化,消費風險也在升級。十月是每年的傳統裝修旺季,正在裝修和準備采購家具的消費者,還須留意消費中潛藏的風險,在購買時選好品牌。
當前,不少家裝公司和家居品牌紛紛開通電商網購平臺。線下,不少家居賣場進行調整或裝修,品牌關店、倒閉、轉租的情況時有發生,預訂家具交完訂金無人送貨,買完商品售后服務沒人管,這些潛在的消費風險,消費者還須留意。
品牌撤店 售后無法兌現
又近年底,不少家具品牌調整動作不小,減少門店是家具品牌應對市場寒流的主要手段,其中,理想空間、聯邦家具和強力家具等已從北京東四環某家居商場撤店。品牌的調整可能帶來售后服務的無法兌現,購買過商品、需要售后維修的消費者表示非常不便。對此,業內人士稱,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家居市場遇冷,導致許多家居品牌不得不通過撤店、搬場等調整求生。如果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將面臨售后維修的問題。一般家具品牌撤店后,消費者只能和總部聯系售后。
正規家居商場保障全
大多數消費者購買家居商品,更愿意選擇去正規的家居商場。如何更好的規避消費風險?業內人士建議,選擇正規的家居商場,同時選擇有實力的大品牌,這樣能有效降低消費中存在的風險。
今年,行業洗牌還在繼續,品牌競爭還面臨生死存亡。北京家居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就表示,將不斷剔除市場不規范行為,一方面為消費者把關,一方面加速行業成長。北京家居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晨表示,除了引導品牌從設計、服務、質量方面提升自身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動凈化市場,以減少價格混亂等不良現象。
有家居商場就推出“先行賠付”,延長售后三包時間,提供更完善的售后服務等措施,為消費者解決實際問題。
互聯網家裝有待檢驗
今年年初開始,互聯網家裝就被炒得熱火朝天。針對網購家裝的種種低價誘惑,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直言,在沒有看到真正落地的方法與策略之前,所有聲稱便宜又好的口號、噱頭都是空談。消費者需要了解,家裝看的是最終的成果,工程質量是否過關,家居空間能否健康環保,是否滿足功能的需求,這是專業家裝多年來修煉的本質。若因為圖便宜而忽略以上環節,將給生活埋下隱患。
家裝該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互聯網到底能不能讓裝修降價?業之峰裝飾董事長張鈞表示,傳統家裝借力互聯網沒錯,但自身優勢是更大的砝碼。今朝裝飾董事長戴江平表示,裝修作為系統工程,線下是重中之重。輕舟裝飾董事長陳耕表示,家裝觸網正處在摸索期,所謂“O2O”在家裝領域尚處在線上與線下并未妥善銜接的狀態中。
可見,互聯網優勢如何在家裝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還有待市場的檢驗。(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