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首屆北京國際家居展期間,“居然設計家杯”工匠大師獎頒獎典禮暨工業4.0時代重塑工匠精神論壇火熱舉行。
目前在家居行業里,更多獎是發給已經獎牌無數的企業老板和設計師的,真正發給在車間默默無聞、精雕細琢的工匠大師們的獎很少。
而為什么居然之家要設立工匠大師獎?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說道:“中國經濟目前處于轉型升級階段,中國家居行業也是如此。完成這個轉型升級要靠兩點,一是設計創新,二是工匠精神。通過工匠大師獎的頒發倡導工匠精神,真正帶動中國家居行業在這個關鍵期完成轉型升級,帶領中國家居品牌、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汪林朋表示,居然之家作為行業引領者將會在這方面不遺余力,希望獲獎的工匠們回去后在工作中很好地體現什么是客戶至上,有客戶至上的精神才有工匠精神。永遠追求卓越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工匠精神加設計創新,一定會使得中國家居行業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在致辭中指出,工匠精神的內涵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大凡名牌產品,都是在細節上下工夫;二是嚴謹,一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嚴師出高徒,嚴格要求是出精品的環節;三是耐心、專注、堅持、不忘初心,不斷提升,對家具產品不斷追求進步,無論是設計、使用材料、安排生產流程,都要專注和堅持;四是敬業,過去講做一行愛一行,我們提倡愛崗敬業,把工作當成事業來做,提倡干一行精一行,無論做什么,只要做到極致就是成功者。
朱長嶺表示,家居行業要形成一種氛圍,提倡工匠精神。
北京家具行業協會會長何法澗對工匠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從意識形態思想層面來講,工匠精神代表專注、嚴謹、追求極致和不斷超越,它是一種不斷提升的自我要求,更是一種態度;對企業而言,就是堅持做好產品的決心和信心;從設計角度來講,工匠精神代表著傳統與納新,結合與發展,傳承歷史文化留給我們的瑰寶,吸納國際先進的設計理念、設計技術,結合既可以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也可以是文化理念與產品結合,產品經過文化賦予心理,最后最終成為產品制造與文化傳播共贏的局面。
何法澗表示,正所謂“匠心造就未來”,在當下行業轉型期,無論是老板、員工還是生產者、經營者,都要一起努力、以身作則,弘揚、踐行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洛客創始人、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賈偉關于“匠心”的主題演講既幽默又深刻。他認為產品有兩面,就像硬幣的兩面,一面是創新,另一面一定是匠心。
在賈偉看來,匠心由“五心”構成。第一是初心,一個有匠心精神的工匠、設計師,有匠心精神的品牌必須要有初心,如果沒有初心,匠心無從得來;第二是專心,匠心的核心來自于你的專業,怎么樣塑造自己的專業精神,怎么樣把自己的產品、品牌在每一個尺寸、每一個工藝、每一個材料上做得更專業尤其重要;第三是童心,所有有匠心精神的匠人、品牌、設計師都有一顆童心,匠心就是對產品持有不懈的好奇心,失去了對這個行業的好奇心,就找不到行業來自童心的初心;第四是愛心,來自于對親人的愛而做出的物品會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接受,這個世界需要我們用愛心創造新的匠心精神;第五是情懷心,有匠心的人一定是有情懷的人,因為這個情懷里有初心、有愛心、有童心,還有專心。
態度開辯:工業4.0時代如何重塑匠心精神?
在網易家居、網易設計全國總編輯胡艷力的主持下,著名設計師賴亞楠、榮麟家居總裁戚麟、華日家居董事長周旭恩、香港著名設計師黃志達、先生活創始人溫浩、簡愛家居董事長羅輯俐、拉卡薩董事兼設計總監Henry Zhu一同就“工業4.0時代 如何重塑匠心精神”進行了深入探討。
華日家居董事長周旭恩:工業4.0是現在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們學習的結果,應該結合現在的實際情況,可能有1.0、2.0、3.0,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對4.0的理解很簡單,我認為它最終的結果應該是C2B,由客戶和工廠交互,生產出個人真正需要的完美產品,那是最高的境界。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研發、設備和產品,最終通過工業4.0回到產品的本質是我們的追求。
榮麟家居總裁戚麟:中國制造缺的挺多的,缺初心、缺童心、缺專心、堅持不夠,客觀上講我覺得更缺外界對中國家具業的壓迫和逼迫。因為我們不需要做得那么好一樣有市場,這是客觀的過去30年中存在的事實。但今天這種事實正在慢慢削弱,當13億人都不再為看似廉價的產品買單時,我們的制造業一定會飛黃騰達。市場對我們很包容、很寬容,但我們不能荒廢,如果我們錯過這種時間和機會,我們就一定會被社會、被世界淘汰。
先生活創始人溫浩:中國制造現在正在空心化。工業4.0的高端被德國、日本侵占,低端的正在被我們周邊國家侵占,中國制造就處在中間,最終我們要進入世界制造強國中去。目前而言我覺得中國制造毫無疑問正在快速提升當中,但由于歷史原因,畢竟改革開放才30年,制造業發展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所以我們還有時間、有空間去往前追逐。
大家已經都意識到了中國制造的未來一定是慢慢往高質走,但中國制造的未來發展要注意兩個東西:除了市場容量,還得兼顧未來制造業的主導性。
香港著名設計師黃志達:當今時代缺少匠心,其次缺的是耐心,耐心很重要,它會引導你去關注所有細節,所有細微的東西。現在商業節奏很快,也有太多可提取的資源,導致在耐心上不專注,他不會有耐心沉淀下來觀察,再講就是精神上的事情,就是沉住氣來觀察所有細節,其實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有很多賣點的。我每天都會去沉淀自己、去學習,在當中可以吸取很多元素運用到設計中。
拉卡薩董事兼設計總監Henry Zhu:按照西方人的零售理念,能夠把整個國內的制造、生產、研發及市場平臺做個梳理,其實可以真正有實效的落地。我們說的工匠一定不是空的,是真正能夠迎合市場的。
今天的商品結構,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斷節型。我們應該學習國外科學的配比,所有實操和研究應該分開,研究有先導,反對脫離生活、脫離市場的原創;市場是五花八門的,建議大家對商品結構先分析大數據、市場主流、商品結構如何圍繞市場主流做切入;真正要解決行業斷節型問題應該拉出整個產業鏈上的要點,有針對性地做分析,看看是否能夠把自己的鏈接補足、整合。
簡愛家居董事長羅輯俐:匠心精神更應該堅持的是銳意的改革,匠心不是守舊,不能固步自封,要踏上新的征程,除了原有的技術,可能還需要開發思維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其實還需要很多聚焦,現在新的機會太多,人們面對挑戰有時候不太容易堅持。比如說信息化浪潮帶來的誘惑有很多,制造業伙伴往往不知道要從哪個端口進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守住自己的堅持,勇于突破現有的困惑,創造出自己不一樣的東西。
著名設計師賴亞楠:匠心其實很簡單,一個家庭主婦用心煲一鍋湯,為她先生做一頓有愛心、有溫度的晚餐,很有形式感、很有滋味,她精心準備,提前醞釀,連菜式到擺桌她都在苦心思考,我覺得這樣一種呈現就是一種匠心。
說4.0我覺得太宏觀,我認為匠心就是在每一個點點滴滴、每一個細節處著眼,本份地、用心地、特別軸地做一件事。
“居然設計家杯”工匠大師獎揭曉
“居然設計家杯”工匠大師賽宗旨在于弘揚中國傳統的工匠精神,表彰和發掘長期奮戰在中國家居產業一線、為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質量和打造中國家居產業的世界名牌做出突出貢獻的工人和技術人員。
作為本次大賽的操盤手,美國《室內設計》中文版董事長/出版人趙虎介紹,從3月11日發布消息,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地976套參賽作品,經過層層嚴格評審,最終選出“居然設計家杯工匠大師獎”銀獎40位,“居然設計家杯工匠大師獎”金獎10位,“居然設計家杯工匠大師獎”年度大獎1位,三項獎項獲獎者分別榮獲5000、10000、100000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