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規劃的190MHz,加上以前已經分配的100MHz(2300-2400),TD-LTE可使用的無線頻率已經達到290MHz。
“未來分配給一家運營商的頻段至少要120MHz,這意味著,中國能夠發放的TD-LTE牌照最多可以達到2個。”中金公司電信分析師陳昊飛表示,在1GHz至2.6GHz的范圍內,FDD的頻率資源也能達到220MHz,所以能夠發放的FDD-LTE牌照也是最多2個。
FDD-LTE是歐洲主導的4G標準,是TD-LTE的有力競爭者,無論在產業成熟度還是國際商用規模上,都領先于TD-LTE。
規劃公布之后,充足的頻率資源頓時讓外界浮想連翩,開始猜測除中移動之外的兩家運營商,尤其是中電信是否也會領到TD-LTE牌照。
與此對應的是,在此之前,中移動一位高管早在9月就已提出“五個不希望”和“五個希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條正是“不希望TD-LTE在中國只有一家運營,而希望國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二。”
聯通電信之憂
問題在于,中電信和聯通的想法卻與中移動背道而馳。
“事實上,對于我們來說,4G越晚發牌越好。”一位不愿具名的聯通內部人士說。
2009年1月7日,中國正式發放3G牌照,到今年9月,三大運營商發展的3G用戶總數已經突破2億。
與2G(第二代移動通信)時代中移動的一家獨大不同,由于中電信與聯通的標準領先于中移動,在3G市場上三大運營商的用戶份額基本相同,“雖然官方數字是中移動的3G用戶最多,但實際上聯通與中電信更占據主動。”前文提及聯通人士認為。
尤其讓聯通興奮的是,因為iPhone等高檔終端不支持中移動的3G標準,聯通過去3年多來已經籍此搶奪了中移動大量的高端用戶,而這是聯通在2G時代無法想象的。
如果4G開閘,則三大運營商將重新回歸均勢,如果政府出于扶持TD-LTE考慮,向中移動提前發放牌照,中移動甚至可能再次領先。
更重要的是,4G發牌給中電信和聯通帶來的財務壓力將更加致命。
與很多行業不同,基礎電信投資大、盈利慢,必須先投資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建設一張龐大的網絡,才能規模發展用戶,還要在終端補貼、市場營銷、客戶服務等環節持續投入資金,直到用戶在網時間達到一定時間,完成成本攤銷后,才能進入盈利回報期。
在2G時代,由于缺乏競爭,中移動獲得了巨大收益,在2009年電信重組之前,中移動發展遠高于聯通和中電信,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在于其網絡的主要成本已經收回,而聯通還在建網投入期。
但在3G時代,由于競爭的加劇,三大運營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優化網絡和補貼終端,“賠錢賺用戶”。
以聯通為例。2011年3G用戶增長了2595.9萬戶,為此聯通付出的代價是,766.69億資本開支中超過1/3用于3G網絡,手機補貼也高達57.9億,較2010年的31.72億增長超過80%。與此對應的是,聯通2011年的凈利潤也只有42.3億。
在2011年,中電信的手機補貼開支也高達156億,今年上半年更高達115.4億,而其2011年凈利潤也僅有165.0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