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丟失只賠運費三倍 專家呼吁立法打破霸王條款
一、快遞公司集中回應
前兩天由于報道了快遞業野蠻裝卸、人為破壞、集體哄搶、甚至變賣無著包裹的情況,引發了強烈關注。那么處在風口浪尖上的當事快遞公司有何回應呢?
申通快遞企劃部副總監沈濤說:“在雙十一期間,接量比較大的情況下,可能我們的管理上,疏忽了對這方面快件,就是分揀操作上的一些流程方面的一些管理,確確實實也是我們工作存在的一些漏洞。”沈濤承認,暴力分揀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快遞業務量上升太快,人員相對短缺。他說:“我們在人員的儲備上就是本身在快遞行業,用工方式非常尖銳的一個問題。” 而對于無著快件的處理,沈濤承認,大多確實是登記后贈送或者變現。
關于無著件的處理,順豐工作人員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三個月找不到人,找不到客戶,問題件是比較敏感的,我們思前想后,決定好變賣了。”就此問題順豐快遞北京區總經理劉曉利表示,對于無著件的處理他們確實非常謹慎。
他說:“我們是六個月處理一次,六個月處理一次。說實話,我們變賣以后整個處理的過程,由多個部門進行參與,參與以后這個絕對是這個進入到這個公共這個賬戶,公共的賬戶了。”
25號下午,在中通北京分撿中心,門口車水馬龍,各個網點的派件車輛正拉著當天的快件離開分揀中心。北京分公司負責人表示,需要經過總部同意才能接受采訪,并提供了號碼,然而總部負責人的電話卻無人接聽。在百事匯通位于北京馬各莊村的分揀中心,百事匯通媒體主管呂航說:“我們為了保證快件安全和客戶隱私,這個也是公司的規定。不讓采訪。”
二、國家郵政局接受采訪室
隨著快遞行業的迅速發展,丟失快件的現象還有上升的趨勢。我們從國家郵政局的官方網站上也可以看到,對于快遞業務的申訴情況,2012年每個月份同比2011年各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10月份,消費者關于快遞業務的有效申訴10639件,比上月增加2969件,增長38.7%。其中,反映快件丟失及內件短少的1473件,占13.8%;反映快件損毀的690件,占6.5%; 這里是申通速遞在北京馬各莊的一個分揀中心,流水線上的包裹一波一波源源不斷,只要快件上了這條流水線,貼不貼易碎標志都不再重要。這里一切要的就是效率。大不壓小、重不壓輕的碼放原則,快件分揀脫手時不超過30厘米的規矩,在這里根本不存在,只要位置和方向正確,能拋多遠就拋多遠。
很多丟失的郵件,如果客戶沒有足夠的耐心去追蹤的話,都會被快遞公司拖的不了了之,即便是遇上了快遞公司員工口中所謂的難纏的客戶,他們也最多了賠償運費的3到5倍了事,這也成為不少快遞員敢偷盜包裹的借口,那么作為快遞行業的主管部門,對此有什么樣的處罰措施嗎?劉良一說:“那么我們只能是去督促它,那么去做一些整改工作。但是對處罰上來講,那么法律上目前還沒有這個具體的這個法律上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