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質檢總局頒布了新的《陶瓷磚質量監督實施規范》,并于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由于陶瓷磚是半成品,新規范雖然對磚體質量有明確規定,但由于個別陶瓷磚質量不達標或鋪貼不當等原因,仍會出現色差大、高低不平、開裂等問題。為了防止在鋪貼完畢后暴露問題,消費者在購買前也應該學會一些識別優質陶瓷磚的技巧。
新規范之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檢驗依據,二是判定原則。新的判定原則分為產品實物質量和標識質量判定,產品的強度、耐磨性能、抗釉裂性、耐污染性、放射性不合格為A類嚴重不合格,尺寸、標識等不合格為B類較嚴重不合格,只有所抽取的樣品實物質量和標識質量均合格時才判定產品合格。
陶瓷磚屬于半成品,質量規范及相關檢驗標準都是針對未經鋪貼的產品。但是,色差大、高低不平、開裂等問題往往要在鋪貼完畢后才能發現。業內人士建議,消費者可以通過看和聽來挑選優質的陶瓷磚。“在充足的自然光線或日光燈照射下,將陶瓷磚放在1米遠處垂直觀察,應看不到明顯的釉面缺陷。有花紋的陶瓷磚花色圖案應細膩、逼真,沒有明顯的缺色、斷線、錯位等缺陷。”
好的產品尺寸偏差較小,消費者可以將一批產品垂直放在一個平面上,看看有沒有參差不齊的現象。至于平整程度,可將兩塊陶瓷磚的邊緊靠在一起,看看有沒有縫隙。另外,質量好的陶瓷磚背面的底紋很清晰,少有釉跡或缺損。“可以在產品上灑一些水,來測試陶瓷磚的含水率,含水率不能太高,所以吸水吸得很快,也不是好陶瓷磚。”
聽,是指用手輕敲陶瓷磚,細聽其聲音。質量較好的產品聽上去清脆悅耳,質量差的產品因原料配方不當,燒成周期短,燒成溫度低,敲擊時會發出“空空”之聲。
消費者在選購陶瓷磚時,絕不可僅以一塊或幾塊陶瓷磚的質量作為依據,而是應該參考樣板間的鋪貼,看看整體的鋪貼效果后再作決定。不僅要看樣板間的陶瓷磚鋪貼效果是否理想,是否色差大,還要動手摸一摸陶瓷磚的四個角是否平整,從樣板間的鋪貼可以大致推斷出同款陶瓷磚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