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化妝品不僅價格便宜,還能買到來自世界各國的產品。”真是這樣嗎?事實上,網上熱銷的一些化妝品不過是“仿品”,或者是外包裝上印滿了“洋文”的“偽洋貨”。
近日小陳在網上看中了一套潤膚產品和精油護膚產品,聽賣家介紹說,這兩套產品產自法國,純植物原料,在法國非常暢銷。看看賣家的信譽評價非常高,小陳便花 700多元買下了產品。貨到了,包裝很奢華,產品說明上沒有一個中國字,小陳對這“洋貨”感覺不錯。可用了兩天,她的皮膚就開始起紅疹,醫生告訴她,這是皮膚受不良刺激后導致的急性皮炎,囑咐她趕快停用這些產品。
“花1000多元從網上淘回來的潤膚乳套裝,店家說是產自法國的純植物產品,可用了兩天我就嚴重過敏了,手腳上都起滿了紅疹,又疼又癢。”在一個知名的購物論壇上,網友“糖球兒”上傳了多幅照片聲討賣家是騙子,其店鋪內的產品是“偽洋貨”。記者發現,在其他一些網購論壇上,聲討化妝品“偽洋貨”的帖子也不少。
價格不菲,包裝精美,純外文標簽的化妝品,有些在被寄來時甚至還貼著代購標簽或某商場的購物小票,消費者怎么也想不明白,這樣的化妝品也不是正品嗎?“網上很多自稱洋品牌正品的化妝品都不可靠。”一位有著多年經驗的網店經營者告訴記者,網購充斥著大量的“水貨”,很多化妝品網店都標有“直購”、“代購”的字樣,產品價格也要上百元,自稱價格比專賣店便宜,但很多都是“偽洋貨”。比如一支普通的護手霜,廠家換個印些法文、意大利文的包裝,到網上就成了外國的 “暢銷產品”,并且產品的身價要翻幾倍甚至幾十倍,“很多洋品牌化妝品,只不過是在包裝上貼上了帶有外文的標簽制造假象而已。”
實際上,由國家標準委頒布的、今年10月1日已正式實施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明確規定,進口化妝品須用規范的漢字標明各項內容。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網購化妝品一定要多個心眼,不能盡信店家宣傳,即使是對高信譽的網店也要十分謹慎,盡量從品牌官方網絡平臺、官方授權店、知名化妝品專門網站等正規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