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中,進一步提高空調能效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好事。但2009年即將實施的空調新能效標準的修訂引起業內廣泛關注,業內就如何確定新的空調能效限定值產生了巨大分歧。
2004年,中國制定了《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標準(GB12021.3-2004),并于同期在標準中規劃了超前能效標準要求(非強制要求),計劃到2009年,將中國市場的空調(≤4500W)能耗限定值由2.6提升至3.2(相當于現在的空調能效2級水平,即提高三個等級)。2009將近,GB12021.3的修訂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但對于是否按原計劃將空調能效限定值一下子由目前標準的能效5級提升為能效2級(以下簡稱2級方案),業內爭論非常激烈。
2008年1月28日,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向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遞交《關于空調能效標準修訂的幾點意見》,正式表達了協會的立場,認為“行業發展情況未達到2004版標準超前性指標的預想”,“把能效限定值定為目前的能效3級(以下簡稱3級方案)……是比較穩妥的,也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姜風表示,協會的意見代表了大多數空調企業的看法。她說:“能效指標的制定要從行業技術發展的現實情況出發,還應考慮行業健康發展和產業安全,不應該對行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而且,由于節能空調帶來制造成本的大幅度提升,我們還應重視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避免決策上的主觀性。”
技術上是否可行?
爭論的焦點首先是,一下子將目前的能效2級作為入門標準,技術上是否可行?
所有接受《電器》記者采訪的企業均表示已經可以批量生產能效2級以上的空調產品,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可以輕松接受2級方案。讓企業感到為難的是,如果以現行標準的能效2級定為入門水平,那么修訂后的GB12021.3標準的能效1級產品(≤4500W)能效比將達到4.0,這個數值,即便對于中國最優秀的定速空調制造商而言,目前也是達不到的。
“我們現在也向歐美市場出口空調。目前,美國市場對空調的能效要求是SEER13,基本相當于中國的能效2級水平。我們的產品符合或者略有超過美國標準的最低要求(美國只規定能效門檻值,沒有等級要求),再往上做,就比較困難了。”廣東某空調企業技負責人告訴《電器》記者,目前中國的定速空調的能效比水平基本上在3.2和3.4左右振蕩,“再往上做,估計只能生產變頻產品了” 。
目前提高空調能效的途徑是采用高效壓縮機、增大“兩器”(蒸發器和冷凝器)以及改善系統匹配。采用高效壓縮機和改善系統匹配提高能效的幅度空間比較有限,目前企業做高能效產品更多依賴增大“兩器”,即依賴增加材料的消耗,但“兩器”的加大也不是無限的。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最近所做的《定頻空調器能效標準研究》認為,單純從技術角度提升定頻空調器能效水平的空間是有限的,空調節能技術尚沒有革命性的突破。到目前為止,中國市場上還沒有能效比在3.6以上的冷暖定頻空調批量銷售。
據《電器》記者了解,目前國內有少數廠家有能效比3.6以上的空調產品,但均為單冷產品,而且沒有批量生產。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高能效定頻空調產品存在主要問題是制冷除濕量低和制熱量不足。目前國內高能效空調器往往會通過增加換熱器面積達到節能目的,而換熱面積增加必然導致蒸發器表面溫度提高從而使除濕能力下降,造成制冷除濕量低,影響到空調在南方地區尤其是梅雨季節使用的舒適性。此外,由于其高能效空調往往使用小排量壓縮機,額定制熱量不足。中國大部分地區,尤其長江流域地區,冷暖空調是主要采暖方式,因此要求熱泵制熱量要達到制冷量的1.1甚至1.15倍以上,但這一要求目前在能效比3.4以上的定速空調上幾乎無法實現,有時甚至出現熱泵制熱量低于制冷量的狀況。為了既滿足高能效要求又滿足用戶舒適性要求,各大廠家不得不在高能效空調中提高輔助電加熱功率。“在高效空調中再提高輔助電加熱功率,是‘掩耳盜鈴’。算上電加熱功率,節能也就成了空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一位負責人尖銳地指出。
從技術節能潛力來講,變頻空調更符合高能效比的要求,日本就是通過變頻空調實現節能的。但變頻空調的節能效果與消費者使用習慣有很大關系。
《電器》記者在有關研究報告上看到某變頻空調企業所做的變頻與定頻空調的節能效果定量分析,該圖表顯示,使用空調時間較短(3小時內)的情況下,變頻空調樣品消耗的電能要比定頻空調樣品大,而隨著累積運行時間(3小時以后)的延長,變頻空調的節能優勢則表現突出,并且累積時間越長,節能效果越明顯。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變頻壓縮機在額定工作頻率附近運行時,才具有較高的壓縮機效率。而按照國內居民的使用習慣,變頻壓縮機未必能長時間在高效率區間運行,節能效果有待商榷。
研究結果令人不得不對中國變頻空調市場的節能效果感到擔憂。“國內居民的使用習慣是用的時候才開機,一般運行幾個小時就停機。這可能使得變頻空調不能發揮本身的節能性能,同時變頻空調的高啟動負載對于電網也會產生很大沖擊,這在用電高峰的夏季是個不能忽視的問題。”姜風強調。
技術、標準爭論的背后代表的往往是市場和利益之爭。《電器》記者注意到,海信等變頻空調企業以及部分擁有變頻空調壓縮機生產能力的企業積極支持2級方案,因為這會給中國的變頻空調市場帶來發展機遇。美國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等渦旋壓縮機企業也是2級方案的積極倡導者。“對于制冷量7100W
成本上是否合理?
成本因素是另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幾乎所有接受《電器》采訪的國內空調制造商都認為,考慮到銅、鋁、鋼等原材料成本的因素,3級方案更為合理。
“我們支持能效升級,但是我們希望能有合理的升級。”廣東某空調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坦率地說:“按照我們的測算,如果把空調提高能效等級所增加的原材料,以及生產這些原材料所消耗的電能,同空調能效提升所節約的電能進行比對,3級方案無疑更加合理。”
某企業有關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如果以能效5級產品為基準,以1HP(2600W制冷量)空調為例,如果把空調的能效等級由5級提高到2級,材料成本增加了約250元,輸入功率降低了187W;如果把空調的能效等級由5級提高到3級,材料成本增加約100元,輸入功率降低了133W。不難看出,當能效上升到3級水平后,輸入功率的降低(乘以使用時間即可得到節電量)很慢,而原材料成本卻上升很快。”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供的測算數據(以空調年使用時間784小時、使用壽命按10年、壓縮機開機率為0.7、3500W平均制冷量、空調年銷售量3500萬臺為基數,并考慮增加銅、鋁、鋼材而增加的生產能耗的節電總量)顯示(見表1),如果采用2級方案,中國每年因提高空調能效而增加的成本約為124億元,節電402億度;而如果采用3級方案B,且最高能效等級仍舊保持現在1級不變,中國每年因提高空調能效而增加的成本約為103億元,節電359億度。結果顯示,采用3級方案B,空調單位降耗成本更低,投入產出比更合理。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還對不同制冷量的空調壽命周期成本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2,大約均相當于目前能效3級的水平。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認為,壽命周期成本(LCC)最低點應該是節能空調器的入門檻,現有的標準已經偏離了最優值。
有參加過當年能效標準討論的企業人員私下向《電器》記者透露,其實2004版標準中雖然規定計劃2009年把能效2級作為能效限定值,但當初決策時缺乏實踐的支撐。“在開審定會時送審稿還是能效3級作為2009年的能效限定值,會上有個別專家提出應該制定更高的標準,就臨時將指標提高一個等級。當時參會的企業意見就比較多,有關領導則在會上表示,這個指標還可以調整。”
對行業及市場影響有多大?
“假如空調能效入門水平提高到目前的能效2級,空調市場的銷售會怎么樣?”
“可能會大幅下滑。這正是我們所擔心的。”據浙江一家空調企業市場人員介紹,當前,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試圖提高部分產品的售價已經很難,“按照目前的狀況去推理,估計能效水平大幅度提升后,消費者將很難接受產品售價的進一步提高,銷售可能因此下滑。”
該市場人員的推測不無道理。實施新的空調能效標準后,從標識上大多數消費者很難察覺到其中的變化(此5級不同于彼5級),但同時,大幅度提升的售價很可能讓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據介紹,2006年,美國將空調的能效水平提升到SEER13時,美國國內當年空調的銷售量就同比下滑了20%。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該對主要7家空調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目前節能空調(能效2級及以上)銷售數量非常小,只占總銷量的4.09%,銷量集中在5級空調,占總銷量的86.48%。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預測,能效比高于3.4以上的定速空調短期內將不會出現在市場上,假如采用2級方案,銷售量將集中在能效比3.2,占95%,能效比3.4占5%;假如采用3級方案,能效比3.0、3.2、3.4空調的銷售量比重將分別為87%、12%和1%。
“價格的快速提升對于市場沖擊不可輕視,有可能出現在轉換階段低能效水平空調器爆發性銷售,而新標準執行后,銷售量急劇下降的局面,對空調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我們認為應循序漸進提高空調能效水平,不對市場產生重大沖擊。”姜風說。
新能效標準如何制定對整個行業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通常中國組織制定能效標準主要用來限制高耗能生產和銷售,淘汰市場上15%左右的低效低質產品。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測算,如果以現有的4級能效作為新標準的限定值,那么現有產品的淘汰率將超過86%,已經遠遠超過一般要求;如果以現有的3級能效作為新標準的限定值,那么現有產品的淘汰率將達到92.8%以上,屬于相當嚴格的要求;如果以現有的2級能效作為新標準的限定值,那么現有產品的淘汰率將達到95.91%以上,已經屬于相當苛刻的要求,而個別產品如7100
事實上,中國目前空調能效水平已經與國際水平相當。據《電器》記者了解,目前國際其他國家最新空調器能效標準一般能效限定值為2.8,定頻空調器能效比一般在2.8~3.4之間,3.4以上的一般采用變頻空調器。2009年,即使將空調的能效限定值只提高到目前3級能效水平,中國的空調能效也領先于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還有可能在2009版的能效標準中提出新的超前標準規劃,如果現在直接將能效限定值提升到目前2級能效水平,下一步我們還能怎么提高?”某空調企業人士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標準制定工作尚在進行中,有關方案尚待商討。“如果有很好的數據證明,3級確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最合適的能效水平,我們也將考慮。”他同時表示,在倡導節能減排的社會大環境下,有效地提高產品的節能水平將是標準制定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