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假冒增多,衣服鞋子頻頻遭遇商標貓膩。記者昨天從南京市12315消費者舉報中心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該中心共接收各類信息25547件,其中申投訴案件2798件。
買墨盒小心有假
由于家中的傳真機墨盒用盡,劉先生近日購買了一個品牌墨盒。然而,購買當天裝上傳真機后,就發現無法正常使用。“起初我還以為是傳真機本身出了故障,打電話給傳真機品牌的廠家,但上門維修的工作人員查看了兩次都說不是傳真機的問題。”
經過一番仔細檢查,劉先生發現原來問題出在他新買的墨盒上。這盒墨盒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寫明是“2010年2月9日,有效期至2012年3月”,然而墨盒內部標有的生產日期卻是“2008年11月8日,有效期至2010年12月”,兩相比較足足相差一年多。劉先生立馬致電經銷商,得到的回復卻是這墨盒并不存在質量問題,對于內外包裝生產日期不一致也始終沒有合理的解釋。而經過工商部門鑒定,該墨盒是假的。
工商部門指出,一季度他們發現所涉及假劣打印機墨盒及“三無”計算機產品的舉報增多。工商部門在第一季度共接收涉及計算機產品的舉報119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37.5%。舉報人主要反映經營者銷售的墨盒是假劣產品,甚至有的品牌售后銷售內外編碼不一致的品牌墨盒;部分商家銷售的品牌計算機產品上無廠名、廠址、中文名稱、合格證和說明書,涉嫌違法。
“李鬼”商標又多了
“店主和我說是外貿訂單余貨,可買回家,老公一看就說是假的。”趙女士這幾天為了一件“鱷魚”襯衫有點煩惱。上個周末,她在街頭小店逛的時候,在一家標著“清倉甩賣”的店里看中了一件襯衫,店家告訴她,這是外貿貨,賣得很俏,總共進了10來件,現在只剩下她手上這一件了。“討價還價后,店主同意140元成交,我覺得價格還合適,就買下來了。”
買回家后,老公卻說,“什么外貿產品啊,這是假的!”商標圖案中鱷魚的體形偏瘦,頭的朝向也與真的不同。趙女士拿著襯衫再去找店主理論時,對方卻說,“我們的外單就是這樣的,又沒騙你。”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現在不少小服裝店和展銷會上都自稱銷售“鱷魚”、“蘋果”等服裝,圖案和商標也相似。這些山寨服裝打著香港某某公司監制,意大利某某集團授權的名義,其實是傍名牌,誤導消費者。
工商部門統計顯示,一季度共接收此類舉報20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1%。舉報人反映的主要問題是:經營者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服裝和皮鞋,這種舉報一般針對小店鋪銷售的傍名牌商品;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這種舉報主要針對小的制衣作坊,他們將服裝換標后高價出售,侵害消費者和商標注冊人權益。
電器汽車售后最煩心
根據工商部門的統計,一季度該部門共受理涉及家用電器的申(投)訴299件,其中售后服務糾紛234件,占該類申投訴總量的78.3%。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是售后服務不到位、不按約定時間上門維修、多次維修不能排除故障、商家與廠家互相推諉拒絕承擔三包責任,以及家電下鄉補貼產品或以舊換新產品的優惠返還不及時、不到位。消費者遇到使用故障向商家報修,而許多商家在售出電器后就會將安裝使用等一系列售后工作推給廠家,因此對消費者的投訴信息商家通知廠家處理,廠家再通知維修人員,投訴經過多次轉遞,由于缺乏有效的跟蹤和監督,信息量層層衰減,是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安裝、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不高,故障排除不及時,工作責任心差、服務態度不佳的投訴也明顯增多。
和抱怨家電售后一樣,汽車售后也讓人煩心。一季度不少消費者反映車輛購買后,短時間內頻繁出現故障,多次修理不能正常使用。而面對投訴,一些經銷商采取拖延推諉的手段,逃避售后服務責任。
由于目前汽車無“三包”規定,因此工商部門在調解中發現,導致汽車免費維修、退換貨、賠償范圍無法界定,糾紛調解缺乏直接依據,致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由于檢測機構少、檢測費用高、部分項目無檢測標準,使得一些糾紛難以明確責任、得不到有效化解。記者 陳 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