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企業的全球化,主動好過被動,生產與家電銷售的國際化都要兼顧。家電產業經歷了兩次主要的全球轉移:美國轉移到日韓、日韓轉移到中國。兩次不太成功的轉移:美國轉移到墨西哥、日本轉移到臺灣。
成功承接家電產業全球家電轉移的關鍵,是成本與需求。春節后的“珠三角”民工荒,是否體現了我國勞動力低成本時間的終結?家電產業是會繼續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我們認為,家電產業的全球轉移過程是不會停止的,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在全球家電制造業中占據最為重要的地位。
家電產業的全球轉移帶來了家電企業的國際化擴張。并購方式的國際化大部分都是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則的;日韓企業合資等方式的國際化相對成功;中國還處于從OEM向合資生產銷售的升級初期。家電企業國際化成功的關鍵,提前布局是必須的;但要體現顯著的效果,還必須正確把握產業升級的契機。索尼彩電從進入美國到占有率第一花了30多年的時間,最終的成功源于液晶電視的全面滲透。
組合的調整思路:年報行情與LED/3D電視。重點關注3月披露年報且業績趨勢較好的TCL、美的與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