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福建農林大學學生陳文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 “每秒出手三次,每天中午兩小時收近2萬個碗盤”。近日,一段福建農林大學學生陳文原在學校餐廳勤工助學“收拾餐具”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視頻中瘦小的陳文原分門別類收拾餐具的速度之快令人驚嘆,被網友們戲稱為“犀利收碗哥”“無影手”“當代賣油翁”。“中國網事”記者近日找到了這位走紅網絡的陳文原,家庭貧困的他讀書之余靠勤工儉學養活自己,他“自立自強不自卑,小事認真做,平凡也能有精彩”的人生觀更是深深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最近,一段大學生在學校餐廳里收拾餐具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視頻中,這名大學生分門別類收拾餐具的速度之快令人驚嘆,網友們把他稱為“犀利收碗哥”。
這位被網友們稱為是“犀利收碗哥”的大學生名叫陳文原,是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陳文原工作的餐廳是學校最大的一個,每天有四五千名學生在此用餐。只要沒有課程影響,他每天中午11點半至1點,下午5點至6點,都會站在窗口負責回收餐具。
陳文原說,自己沒辦法不快。每個學生至少有一個餐盤,3到6個碗盤,還有一些筷子和勺子,每次要在兩小時左右收拾近2萬個餐具。在人流高峰期動作稍慢餐具就會堆積如山。而他的同學形容他收拾餐具速度時用了這樣一句話,這位同學說每次給工作中的陳文原拍照片時,他的手總是重影的。從上大學開始,陳文原一直靠國家的助學貸款和自己勤工儉學讀書。入學三年來,他從沒有向家里伸手要過錢。陳文原說,每次洗碗回來都是全身濕透,腰也很酸,但是覺得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更快樂。他說,父母沒能在經濟上給他更多支持,但教給他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告訴父親自己在食堂收碗時,父親只是說,收碗也要認真做。
盡管,陳文原收拾餐具的視頻只有短短39秒,但是僅在搜狐網上,這段視頻就被播放了1萬8千多次。不少網友都在留言中寫下了欽佩,感動這樣的詞語。有網友說,簡單事容易做,但做到極致卻不容易。自己從“犀利收碗哥”的身上也看到一個當代大學生最需要的品質:那就是,平凡事也要滿懷激情認真做。一個跟陳文原同校的網友發帖說:“當我們因不合胃口把一份六七塊錢的飯菜白白浪費掉的時候,我們面對的是這樣一個愿意把自己的時間和勞動奉獻給食堂,愿意自給自足,愿意整理爛攤的好青年。實在佩服他的“無影手”。他犀利的不僅是手,還有他自強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