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廣汽菲亞特擴產冒進”的消息,將尚在襁褓之中的廣汽菲亞特推入輿論中心。但廣汽菲亞特高層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明確否認了改變產能規劃的說法。另外,菲亞特已確定在華啟動自動變速箱生產項目,繼續推進本土化發展。 廣菲維持二期30萬輛規劃
“沒有,產能規劃沒有改變。”前天晚上,廣汽菲亞特執行副總經理蔣平在該公司長沙工地上說,廣菲的產能建設仍按原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形成年產14萬輛整車和年產22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二期計劃形成年產25萬至30萬輛整車的規模。
按照原來計劃,廣菲基地將于今年底基本建成。但由于首款投產車型由原定的中級車領雅,改為針對中國市場全新設計的C-Medium,將推遲至2012年7月投產。為符合政府關于發展節油低能耗產品的要求,廣菲生產的車型將采用最新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
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菲亞特集團汽車公司執行副總裁LorenzoSistino曾表示,“目前在建的廣汽菲亞特長沙基地將形成30萬輛產能,并為未來發展預留了空間。因為菲亞特期望在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占有重要地位和持續發展。”
這意味著,廣汽菲亞特確實為未來發展預留著更大的產能空間。但于目前而言,廣菲的重心是保證一期工地的按時投產和首款國產車型的成功。漸次滾動式發展,也一直是廣汽旗下合資公司采用的模式。
業內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在于,在菲亞特控股克萊斯勒之后,未來廣菲也將導入克萊斯勒車型。今年1月,菲亞特和克萊斯勒CEO馬爾喬內曾表示,“下一代道奇酷博(Caliber),將在中國制造,并以菲亞特的名義銷售,明年我們將開始在中國生產菲亞特版的道奇C級轎車。”因此,克萊斯勒車型的導入顯然已在行動之中。
據記者了解,廣菲將投產的首款車型C-M edium,其中也包含了來自克萊斯勒的技術。
杭州依維柯導入自動變速箱
6月3日,在國家領導人訪問意大利期間,中意簽訂了總值33億美元合作文件和商業合同,其中包含了廣汽菲亞特的項目。據了解,這即是此前外媒報道的菲亞特自動變速箱國產項目,是菲亞特國產計劃的一部分。
上市公司杭齒前進(601177.SH)6月7日披露,該公司與菲亞特、廣汽部件已在羅馬聯合簽署進一步合作意向書,將由三方共同控制的杭州依維柯汽車傳動技術有限公司,從菲亞特獲得DDCT(干式雙離合器汽車自動變速箱)的產品許可,并相應實施產能擴大和技術升級項目。該項目意向總投資額約為人民幣22.69億元,用于向菲亞特引進技術、產能擴大和技術升級等,從2013年開始生產并最終達到年產量50萬臺。
杭州依維柯汽車傳動技術公司的股東包括杭齒前進、菲亞特和廣汽部件,三方分別持有33.33%的股權。至此,菲亞特的國產計劃包括整車、發動機和變速箱等均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