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堅信自己產品的電子控制系統肯定沒有問題。”7月30日,豐田副社長內山田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豐田汽車的電子節氣門控制系統沒有問題。“我們與美國一起調查了3000多個黑匣子,所有事故車輛黑匣子的數據均顯示,之前豐田汽車因加速導致的意外事故并非車輛剎車失靈,而有可能是駕駛者自身失誤操作所導致。我們在日本也進行了相關調查,90%~95%都是因為駕駛者操作失誤。”
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豐田電子油門控制系統進行了數次調查,但并未發現任何缺陷。安裝在豐田汽車中的“黑匣子”數據證明,事故車輛在汽車撞車時,控油閥處于打開狀態,剎車并未使用。這意味著駕駛員在發生事故前,是踩中了油門而非剎車,即事故是駕駛者錯誤操作導致。盡管美國政府尚未作出最終結論,但如果該數據結果被證實的話,年初震驚全球的“召回門”事件或將得以平反。這對于全球汽車業來說,無異于是另一枚重磅炸彈。
豐田常務董事、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加藤雅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道路交通安全局發布的調查結果,讓我們感覺非常欣慰。對于我們來講,用戶踩錯了,或者踩的方式不對等,也是我們作為生產企業的責任。我們不能把這個責任歸結于駕駛人員的錯誤操作,或者去指責他們。我們認為,怎樣讓他們在下一次操作中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需要我們細心的解釋和說明。”
“召回門”事件再調查
江山易打,老大難當。2007年,豐田首次超過通用,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彼時,長期雄踞汽車行業“老大”地位的通用開始受困于其龐大的規模,并最終在2009年轟然倒地,宣布破產保護。此后,首次登上冠軍寶座的豐田,則開始了全球的大規模擴張。
然而,正如“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豐田快速擴張的背后也積聚著風險,并最終導致震驚全球的大規模召回。2009年1月21日,豐田宣布因油門踏板問題在美國和加拿大召回230萬輛汽車;1月27日,因同樣原因,豐田在美國追加召回109萬輛;一天之后,一汽豐田宣布召回7.5萬輛RAV4車型;這一問題很快蔓延至歐洲,涉及180萬輛。至此,豐田在全球的召回總量已經高達854萬輛。
2月25日,在美國聽證會上,面對咄咄逼人的國會議員和堅定支持自己的經銷商伙伴,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淚灑國會山,成為整個“召回門”事件最具歷史意義的瞬間。上任僅僅半年的豐田章男,開始面臨人生中最大的挑戰。早在就職之初,他就表示要“掉頭重新回到曾讓企業強勁成長的那些原則道路上”,而這也決定了豐田在“召回門”事件中的態度和“平反”時的克制與理性。
今年3月,豐田汽車配合NHTSA就“無意識油門加速問題”展開深入的調查,調查范圍涵蓋了3000起相關事故。調查結果卻出人意料——豐田汽車的電子系統并沒有發現任何缺陷,黑匣子的數據顯示,3000起事故中的大多數案例在事故發生時,汽車的節流閥是處于完全打開狀態的。也就是說,在事故發生時,駕駛者并沒有踩下剎車,而是誤把油門當成剎車。
對于該調查結果,NHTSA副行政官丹尼爾·史密斯坦承:“盡管對豐田電子油門控制系統進行了數次調查,但HTSA并未發現任何缺陷。”NHTSA故障調查辦公室代理負責人理查德·博艾德也表示,在過去30年調查過的大多數汽車突然加速事故,“都很可能是由于駕駛員在想要剎車時無意識地踩了油門”。
這個結果,使持續了近一年的豐田“召回門”事件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