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汽車市場引領全球市場已成事實,但是,自得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繁榮的汽車市場僅是一個表象,去掉華麗的外衣,是外資汽車品牌占據著核心的汽車技術,并大肆在中國攫取著比全球其他地方高得多的利潤,大眾2010年第一季度獲得的稅前利潤中,中國市場貢獻了近半;而本田汽車2009財年31.8億美元的凈利潤中,中國市場提供了28.6億美元多,占比達到近90%……
中國汽車市場儼然已成為全球汽車業的一片樂土,如果現在哪家跨國汽車企業沒有把中國市場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恐怕才是罕見的新聞。
節節攀升的汽車產銷量將中國推向世界汽車制造業大國的巔峰,但市場繁榮的背后卻難掩國內汽車產業自身實力羸弱的真相。
當眾多車企在去年全球車市的一片哀鴻中發現了中國這個1365萬輛的巨大市場時,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包括豐田、大眾、通用、日產、本田、現代-起亞在內的全球汽車巨頭們紛紛轉舵駛向中國,這一年,主流跨國車企在華銷量都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長。
隨著銷量的猛增,中國市場迅速成為跨國巨頭們利潤的主要來源地。
2010年一季度,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獲得稅前利潤7.03億歐元,其中2.86億歐元來自中國市場,是去年同期的3倍。而近3億歐元的利潤已經占到大眾集團全部稅前利潤的40%。
為了賺取更大利潤,大眾汽車決定在華繼續追加投資16億歐元。至此,未來3年,大眾投入到中國市場的資金將達到60億歐元。
世界汽車產量第一的豐田汽車,2008財年虧損44億美元,但據媒體報道,豐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2008年的利潤在10億美元左右。
本田汽車2009財年凈利潤為31.8億美元,其中在中國的凈利潤便達到28.6億美元之多。
為了在中國攫取更多的高額利潤,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巨頭把亞太區總部設在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分析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格局是國際資本以40%的資本,占據50%的份額,攫取70%的利潤。
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張是利潤最穩定的來源,業內人士普遍預測,今年中國車市將延續去年的發展態勢,持續強勁增長,全年產銷量將有望突破1700萬輛。市場進一步膨脹的結果便是,更多的利潤被國外巨頭們揣進口袋。但是,高速增長的市場背后,卻是中國汽車工業仍未掌握全球汽車先進技術的窘境。 早有業內專家對國內汽車產業“大而不強”感到擔憂,環球財經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早就發現,國外巨頭賺的是設計、新材料、新技術的錢,而中國目前主要承擔的卻是生產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