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10走到歲末,面對今年喜人的銷售形勢,各大自主汽車廠商卻對明年的市場略顯謹慎。其一政策刺激因素的減退和連續兩年井噴式的產銷增長量都使明年市場高速增長趨勢減弱,其二戰略上是奉行打高擴容或者保守做強戰略的未知效果。
2010年,自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提升到30%以上的可喜數據背后,看到了奇瑞、比亞迪等自主企業在中高端市場大舉投入和在細分市場不到1%占有率的慘淡數字;自主新車投訴率的急劇上升,已占汽車投訴六成的現狀;自主車企技術只占汽車產業知識產權30%的技術軟肋……其實從光鮮的全球第一大產銷市場的名稱之后,我們看到更多健康發展的隱患。
在消費市場,消費者認準的是產品的品質,而在產品被廣泛認可之后品牌才會深入人心。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我們可以看到僅通過幾年發展就在乘用車類型全面覆蓋的企業,而在其背后則是越來越多對其產品品質不信任,并唾棄品牌的消費者。其實這幾年自主品牌的跨越式增長,很大程度上是超越了自身實力的,被車市的大潮托了起來,但是在危機到來的時候自主品牌就成為了最大的犧牲者。因此對正打算在各個細分市場都分碗羹的自主企業來說,真正以品質為先,將某一細分市場做強做硬,打牢發展根基,才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立足致勝的根本法則。
幸運的是,一些自主企業開始認識到了這條根本法則。一汽集團在未來三年投資17.85億元重塑民族品牌一汽紅旗,優化產品和生產線,形成真正的中國自主高端家轎品牌。相比一汽的未來三年計劃,中國第一批從事專業SUV研制企業——陸風汽車則是從兩年前就提出“聚焦SUV”戰略,并在明年繼續奉行此戰略,用在SUV領域的專業品質換來市場口碑。
自主企業除注意到戰略規劃上注重產品品質的提升,還在品質檢驗和改進上下足功夫,用數據和事實證明產品。陸風汽車更是用量產車連續9年參加國內外越野比賽,并在今年獲得第一百個賽事冠軍,成為中國首個汽車運動百冠王。賽場的考驗為陸風技術的改進和品質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能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放心的產品。
中國的自主品牌本身起步就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所取得的發展也是得來不易,而面對明年可能變化的市場態勢的時候,只希望自主企業不會像猴子掰玉米般丟掉本身擁有的優勢,而應該在自己強勢領域強化品質,真正塑造消費者認可的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