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喝過的茶水費用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了結賬單上,而兩碟餐前小食在賬單上卻悄悄變成了3碟——市民王女士前日在德基廣場四樓的“彩蝶軒”遭遇了如此荒唐的事情。昨天,王女士趕到報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消費者,不要輕信商家的結賬單。
荒唐:
憑空多出54元茶水費
前天晚上王女士在彩蝶軒請朋友吃飯,可是一拿到賬單,王女士愣了一下,賬單上赫然寫著“茶水”消費54元的字樣。“你看看,這沒吃的東西,竟然要我們付錢!”王女士指著這張于當日19:32打出的“彩蝶軒”結賬單告訴記者,他們一桌9個人,滴水未沾,可是最后打出的結賬單上卻出現了消費9份茶水的字樣。不僅如此,王女士還發現,這份結賬單上另外打出的“餐前小食”和“XO醬”都與實際消費數量不符。
“當我們向飯店提出交涉,要求他們修改后,飯店拿出的另外一份賬單竟然還在忽悠人!”王女士在向“彩蝶軒”工作人員提出賬單有問題后,對方于19:35重新打出了一份結賬單,然而在這份賬單上,細心的王女士卻又發現新的問題,明明他們只消費了兩份“餐前小食”,結果這張結賬單上消費的數量卻是3份!
“彩蝶軒”如此馬虎的作風讓王女士愈加氣憤。她對記者說,自己以前外出吃飯,都不太會核對賬單,尤其是到一些上檔次的飯店,她都會充分相信這些飯店自身的管理能力。但是當天“彩蝶軒”的做法,在她看來也太大膽了,因為這些多收費和“無中生有”的收費項目,都白紙黑字地出現在結賬單上的前三位。
詭辯:
打錯賬單是因為“習慣”
對于王女士發現的問題,彩蝶軒的一位郁姓負責人當場表示,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按照飯店慣例,來他們這里吃飯的消費者都會點上茶水、餐前小食以及XO醬,所以他們在結賬的時候,收銀員也依據“常理”,習慣性地將這三樣東西順手打出來了。面對王女士認為的飯店涉嫌欺詐的說法,這位人士很不能接受,他理直氣壯地辯解說,之所以飯店要在結賬的時候打出結賬單給消費者,就是要提醒客人注意核對,如果飯店真的要有多收錢的想法,那就不可能把結賬單上面的消費明細給消費者看了。
對于工作人員的說法,王女士有些哭笑不得,雙方在歷經了近5個小時的交涉后,在110民警的見證下,飯店同意在收走酒店結賬單的前提下,給王女士消費打8.8折。對于這一結果,王女士說,自己其實并不在乎這種優惠,而就是想給飯店一個教訓,并不是每位消費者都是好忽悠的,因為商家的菜肴再美,如果不誠信經營,那么消費者總有一天會發現的。她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給眾多市民以啟發,多看看賬單,少一點被宰的概率。
提醒:
買單前先瞧清楚賬單
“這家飯店涉嫌利用問題賬單,試圖多收消費者餐費。”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宋振華指出,彩蝶軒相關負責人給出的“多收費”解釋,根本站不住腳,簡直就是推卸責任和狡辯,而王女士的細心和維權行為是值得提倡的。
宋振華說,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幾乎每年都會遇到餐飲企業商家多收費的事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下,很多消費者都因為面子,往往不會仔細留意商家的菜單,因此這種“菜單貓膩”沒有出現的數量遠遠大于實際的投訴量。在通常情況下,客人付賬時如果細心發現了,服務員客客氣氣道個歉,說算錯了,也就糊弄過去了,而如果沒發現,客人就要花這個冤枉錢了。
一位餐飲行業的業內人士坦言,善于利用菜單貓膩的商家一般在四種情況下容易做手腳。一是當客人點了菜,因為做得慢或是又不想吃而換成別的菜時,飯店一般都會把這道沒有上桌的菜記在客人頭上;二是一群客人喝酒喝得比較厲害,多記上幾瓶啤酒;三是有人爭著到柜臺前付賬時,是絕對不會仔細看賬單的;四是遇上一些很有身份和愛面子的客人時,只要價格不是高得離譜,客人一般都不會追問。該人士同時指出,這類酒樓飯店的老板或服務員會在客人吃飯點菜的過程中,把客人的性格看個八九不離十。對誰是這頓飯買單的人,這人是不是細心,是不是很愛面子也都能看個大概。因此見機行事在菜單上猛宰一筆,也就成為一些不法餐飲商家賺取黑心錢的招術,消費者也千萬不能讓商家賺了你的“善良”和“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