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17日訊 昨天,杭州工商局等部門向杭城媒體公布了近期對杭城39家酒吧、KTV等休閑娛樂場所銷售的洋酒、紅酒調查報告。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娛樂場所出售的洋酒紅酒大多存在摻假、以次充好問題。
昨晚,杭州工商和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聯合展開了一次大型突擊檢查,對杭州城內幾十家規模較大的酒吧、演藝吧、KTV等休閑娛樂場所展開專項整治。
一紙憑證,讓酒吧主傻了眼
晚上8時,記者跟隨西湖工商分局執法人員來到位于黃龍體育中心的貝貝菲斯酒吧。酒吧里已經零零星星坐了一些客人。記者在取酒的吧臺看到不大的地方,擺滿了不少芝華士、黑方等洋酒及一些飲料。
工商人員在現場查獲了一瓶沒有任何中文標識的洋酒。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張雪亮一一查驗了這些洋酒后,要求酒吧提供洋酒的進口食品衛生證書。
在磨蹭了一會兒后,酒吧方提供了幾份衛生證書。看到證書后,張雪亮說,這些證書只有上海進口岸的蓋章,并未在杭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驗證,所以是非法的,不允許出售的。當工商人員要求酒吧出具與洋酒批號一致的進貨憑證時,酒吧的有關負責人傻眼了:酒吧從來不知道還要批發商出具這些證書,也沒有備案。
張雪亮說,按《進口食品后續監督管理辦法》,杭州所有的進口食品必須由二級批發商到杭州市檢驗檢疫局驗證后方可出售,而酒吧等娛樂場所根本就不能進未經驗證過的酒。由于提供不出進貨明細單據和衛生證書,工商人員暫扣了這批洋酒。
一瓶酒“拆”成兩瓶賣
兩個月來,工商部門共明察暗訪了39家娛樂場所,基本上囊括了杭城的大型酒吧、KTV娛樂場所。結果發現,洋酒上的問題主要是摻假,品牌有黑方、芝華士、軒尼詩、捷克丹尼等。
據介紹,這些娛樂場所慣用的手法有兩種。一是把一瓶勾兌成兩瓶。一般是用針筒通過木塞把酒瓶里酒抽出一半,兌成兩瓶,然后再以高出市場價格四五倍的價格賣出去。比如一瓶黑方市場價為185元,而在酒吧里可賣到600元。消費者花600元的價錢買到的卻是“注了水”的洋酒。
另一種是整箱里摻入一兩瓶假酒或不合格的酒。這種做假很隱蔽,不容易被工商人員查獲。但如果在整箱中,發現有一兩瓶酒外包裝上的生產批號與其他酒不同,那就說明這瓶酒很可能有問題。
紅酒的問題主要是以次充好。市場上5元一瓶的劣質紅酒到了酒吧里搖身一變成了兩三百元的高檔紅酒。而在這種娛樂場所,昏暗的燈光很難讓消費者從外觀上發現破綻,而酒吧、KTV等娛樂場所也正是抓住了消費者無處檢測、投訴證據不足等難點肆意售賣假冒偽劣的洋酒紅酒。
酒吧暴利投訴不易
翻翻杭州市12315申訴中心的電話記錄就能看到,類似于酒吧消費的投訴隨處可見。例如消費者吳某反映,其來杭州出差,想到酒吧消譴一下,只不過喝了一瓶洋酒一點零食,結賬時被告知要付兩千余元。
但令消費者無奈的是,這處投訴往往很少有令人滿意的處理。問題在哪里呢?舉證難。據了解,杭州目前購買一瓶普通的酒只要幾十元,但如果拿去檢測,則起碼要上千元。這個費用到底誰來出?
“一般這些場所的開瓶小姐都是親自開瓶,因此即便之前動過手腳,即便你看著小姐開瓶,你也無法辨別酒的真假。”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