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4·7”特大投毒案發生后,各方對中毒患者進行了全力救治。截至4月13日,39名患者中,3人死亡,33人已治愈出院,仍有3人留院觀察,病情穩定。 確定病因,展開生死營救 4月6日15時30分,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兒內科樓道里,突然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一位年輕母親喊道,滿臉汗水夾著淚水往下流。 這位母親的懷中抱著一個不足兩個月的嬰兒:全身青紫,雙目緊閉,奄奄一息。兒內科主治醫生王亞茹迅速召集醫護人員開始搶救。兩個多小時后,嬰兒重獲生機。
緊接著,多名癥狀相同的幼兒患者陸續入院求治。
與此同時,平涼市人民醫院也收治了4名臨床癥狀相似的孩子。問診后,發現患兒都食用了同一家奶廠的牛奶。根據患者臨床表現,醫院初步診斷為疑似亞硝酸鹽中毒。4月7日,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平涼市人民醫院相繼報告了1例、2例中毒幼兒死亡病例。
36名患者命懸一線。一場生死營救的大幕迅速拉開。
“跑著巡診、取藥,就怕耽擱一秒鐘。”
在平涼市第二人民醫院,本該下班的兒科專家常曉留下了,護士長吳曉梅從家里跑回醫院,忙了24小時的護士赫燕繼續工作。不到10分鐘,兒科所有醫生及護理人員火速到位,各種搶救物品和藥品準備齊全,緊張的搶救開始了。
6日深夜11時30分,醫護人員發現一名女嬰臉色發青、氣息奄奄,剛把孩子放到床上,呼吸心跳驟停。醫護人員隨即展開搶救,隨著女嬰哇的一聲大哭,大家如釋重負……
4月7日早上,平涼市人民醫院兒科樓道里擠滿了人,病床不夠,就在樓道里設置臨時病床。臨時病床也用完了,就把醫生、護士辦公室的座椅搬出來給患兒當“臨時病床”。
兒科護士長馬惠琴說,“那兩天,我們的醫生、護士都是跑著巡診、輸液、取藥的,大家就怕耽擱一秒鐘。”
“要不是搶救迅速,我的娃就沒命了。”
中毒事件發生后,平涼市委、市政府和崆峒區委、區政府立即啟動了《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3級響應,及時成立了緊急處置“4·7”案件領導小組。
事發當日,甘肅省委書記陸浩、省長劉偉平相繼作出批示。平涼市委書記馬世忠、市長陳偉正在外地開會。馬世忠連夜趕回平涼, 來到醫院看望中毒患者。
與此同時,平涼市立即啟動對食品特別是生鮮乳質量安全的專項整治,對全市奶牛養殖企業、個體養殖戶等進行拉網式排查。
經過不懈努力,中毒患者陸續出院。4月10日,經過3天的治療,馬軍的兒子馬天宇康復出院。馬軍對記者說:“要不是醫護人員搶救迅速,我的娃就沒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