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大的連鎖藥店一般比較規范。但日前,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08年藥企信用黑榜(本報9月3日曾報道),讓眾多市民驚訝不已。
記者采訪發現,這些假藥幾乎都是假冒的中藥飲片。
21家藥店售賣假冒中藥飲片
昨日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市場監管處負責人介紹,“黑名單”上售假藥的22家藥店中,除1家賣假西藥(假嗎丁啉和假達克寧)外,其余21家幾乎都是賣的假冒中藥飲片:有的是徹頭徹尾的冒牌貨,有的是真假成份摻雜在一起,還有的是因夸大宣傳一并被視作假藥。
該負責人表示,藥監部門已按照《藥品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對所有賣假藥的藥店進行了嚴肅處罰,如:沒收違法藥品和所得,并處違法銷售藥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等等,并責令其整改。
藥師經驗不足催生“假藥溫床”
為什么假藥集中出現在中藥飲片上?有關人士表示,產生這種現象,除了一些藥店誠信度低,還與零售藥店中藥師水平普遍不高有一定關系。
湖北省中醫院主任藥師馮漢鴿說,中藥真偽鑒別通常以經驗鑒別為主,憑感官(聞、看、嘗等)發現可疑之處后,才會去做進一步鑒別。這就對中藥師的工作經驗提出了高要求。過去的中藥師都是“師帶徒”成長起來的,現在不少零售藥店中藥師雖然具有執業藥師資質,但缺乏經驗,就給假藥提供了生存空間。
武漢市將統一規范購藥渠道
業內人士說,中藥飲片品種多而雜,市場比較混亂。目前,武漢市有3125家藥店,藥品購進渠道五花八門,有的從商販手中進貨,一旦發現假藥,藥監部門很難追溯來源。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昨日透露,該局將對全市藥店的購藥渠道進行規范,中藥飲片必須從正規批發企業購進。與此同時,該局還將對全市中藥師進行培訓,提高業務素質。
相關人士還建議,如果藥店對中藥飲片的把關能力不夠,不必“硬做”,應考慮取消相關經營范圍,畢竟信譽度更重要。
小資料
中藥飲片指可直接用于調配或制劑的中藥材及其中藥材的加工炮制品。包括中藥切片、原形藥材飲片及經過切制、炮炙的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