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布了本市首批社區零差價用藥享受醫保報銷的名單,去年北京市公布的312種零差價藥品中,95%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僅有16種藥沒有入選。
在昨天公布的296種藥品中,包括了阿司匹林、白加黑、日夜百服寧等市民生活中經常服用的各種藥品。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副主任范樣改強調,今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果對這些藥品的價格自行上調,醫療保險基金將不予以支持,而且物價管理部門對本通知中所涉及藥品的價格進行修改時,在低于通知中的價格時按新標準執行,如果超過通知中規定的價格時,仍按本通知價格執行。
2006年,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政府采購,實現了社區醫院藥品的零差價供應,這一辦法的實施使得社區醫院的藥價比大醫院便宜了近1/3至1/2。但是在去年公布的社區零差價藥品中標名單中,有4種不在現行的社區用藥醫保報銷目錄中,有12種中標藥品沒有到醫保中心去備案,所以在這次公布醫保報銷名單中剔除了這16種藥物。
此外,從今年開始,北京市對精神疾病開始實行定額付費。回龍觀醫院成為定額付費的首家醫院。今后,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進入回龍觀醫院治療,在職職工每人每天只需支付20元,退休人員每人每天支付12元,不需要再支付其他醫療費用。
定額付費和單病種付費都是為控制醫療費用而推出的醫療費用結算方式。由醫療保險管理部門組織相關臨床專家討論并進行合理測算,以確定的標準支付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實際結算時,不論定點醫療機構發生多少醫療費用,均以事先確定的標準為支付額,如有超出確定標準的醫療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