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6000余種藥品在全市二級以上的公立醫療機構內的價格將“整齊劃一”。昨天,北京市衛生局藥械處處長岳小林在做客《首都之窗》訪談時表示,本市將會對此次“同城同價”的所有藥品進行動態監督,一旦中標產品出現質量事故和不合格情況,將會被公示并取消其采購資格。
市衛生局藥械處處長岳小林透露,本市藥品招標采購目前已完成外頻目錄的篩選,現在醫療機構和藥品配送企業正在經歷一次歷史規模最大的“倒庫換貨”,涉及的藥品種類、規格眾多,在2010年藥品公開招標中,共有6205個藥品中標,此次采購周期為兩年。
據了解,除了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麻醉藥品、一類精神藥品、疫苗外,供醫療機構臨床使用的所有化學藥品、生物制品和中成藥都將按照《北京市醫療機構藥品采購手冊》要求,通過此次藥品招標采購的程序獲得。
岳小林表示,從12月1日起,所有的藥品在二級以上的公立醫療機構都要實行同城同價。這意味著,從下月開始,患者再去二級以上的醫院包括二級的醫療機構拿到的藥品都是這次招標采購目錄中的藥品,而且同一廠家同一品規的藥價統一。
岳小林透露,此次整體招標采購價格比現行的六組招標模式最低價平均降了16%。根據預測,調整后的藥品價格上漲比例將不超5%。
北京市衛生局表示,中標產品如發生質量事故和不合格的情況,將會被公示。同時,還有退出機制對中標產品進行長期動態監測。
■業內觀點
無法徹底解決以藥養醫問題
昨天,一位不愿具名的醫務人員表示,采取統一采購方式實現同城同價固然可以去除藥品購銷渠道中的水分,但卻多局限于減少醫藥領域出現問題的環節,對于長久以來存在的以藥養醫、藥品提成等導致的看病貴問題或許并不能徹底解決,“畢竟患者用什么藥最后還是醫生說了算”。
(責任編輯: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