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行業正在進行一場全面體檢。昨日,國務院《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有關部門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整治。隨后,銀監會、工信部等15部委聯合發布《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對包括P2P網貸、股權眾籌、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點排查內容及手段進行詳細說明。銀監會表示,專項整治工作已于2016年4月開始,將于2017年1月底前完成。
沒有金融資質的房企不能做P2P
未來,與房地產企業有關的P2P產品或者股權眾籌產品,百姓在選購時都要留心其合規性。《通知》重點提及了房地產參與P2P及股權眾籌的合規性問題。銀監會在答記者問中,也將涉及房地產配資的網貸機構列入重點排查對象。
《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等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不得利用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取得相關金融資質的,不得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相關業務。
同時,要規范互聯網“眾籌買房”等行為,嚴禁各類機構開展“首付貸”性質的業務。
此外,《通知》還指出,P2P及股權眾籌不得從事資產管理、債權或股權轉讓、高風險證券市場配資等金融業務。
不得再發顯失合理的補貼
《通知》中規定,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為搶占市場份額向客戶提供顯失合理的超高回報率以及變相補貼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予以清理規范。
“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不得以顯性或隱性方式,通過自有資金補貼、交叉補貼或使用其他客戶資金向客戶提供高回報金融產品。”《通知》指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建立專家評審委員會,對互聯網金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評估認定。
目前,無論是第三方支付行業還是網貸等行業,用補貼吸引用戶的現象十分普遍。以網貸行業為例,不少平臺將新手標的收益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一倍,而對于老用戶以加息券等形式提高客戶收益率的做法并不罕見。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這種做法是否就是《通知》中提及的禁止之列有待監管層進一步說明,但未來一段時間行業可能因此而減少補貼。“我認為應允許適度的補貼,如果補貼資金占比較大,則應予以處置。”他建議,這個比例紅線應設定在10%。(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專家觀點
整治將加速行業洗牌
銀監會表示,此次整治過程中,會將網貸機構劃分為合規類、整改類、取締類三大類,制定差別化措施實施分類處置。這意味著將對整個行業平臺進行定性。
張俊認為,排查將加速行業的洗牌過程,“未來兩三年內,網貸行業存活的平臺數可能在100家到200家。”
盈燦咨詢分析師張葉霞則表示,監管層希望此次整頓不給行業帶來巨大震動,而是在保證投資者利益的前提下,引導有問題的平臺能夠良性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