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緣起
“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要樹立共同的價值理念,通過加強‘融合、整合、聯合’,加快建設大質檢文化,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促進隊伍融合,加大各地兩局干部交流和聯合培訓的力度;加強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結果互認;實現工作聯合,總局要加大職能整合力度,各地兩局要建立有效的工作合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
——摘自2010年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報告
深圳局
聚力發展 明德篤行
深圳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劉勝利
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的召開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王勇局長的工作報告立意高遠、高屋建瓴,對做好新時期質檢工作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明確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2010年,深圳檢驗檢疫局將大力弘揚“大質檢文化”,牢固樹立“大質檢機制”觀念,突出主動融入、準確站位、創新工作的思路,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一是弘揚“一種理念”——即“海納百川、勇立潮頭、情系國門、明德篤行”。以“融合、整合、創新、發展”的大質檢文化核心為指引,突出深圳移民城市、海濱城市、口岸城市、創新型城市特點和檢驗檢疫行業特征,確立“海納百川、勇立潮頭、情系國門、明德篤行”的深圳檢驗檢疫核心文化理念,實現以文化人,以文促檢,引領深圳檢驗檢疫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二是把握“兩個抓手”——即“大興文化、共促質量”。一方面大力倡導大質檢文化和深圳檢驗檢疫文化理念,以此貫穿各項工作始終,集聚優勢、凝聚人心,并不斷豐富和拓展大質檢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另一方面增強大質量觀念和大質檢意識,加強與港澳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推動區域深度合作,鞏固完善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推進地方政府質量安全責任的落實,共促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
三是突出“三個著力點”。以“深度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著力點,主動將深圳檢驗檢疫發展規劃與地方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著力打造服務型檢驗檢疫,擴大檢驗檢疫工作的貢獻率;以“構建新型檢驗檢疫業務運行體系”為著力點,加快深圳陸路口岸電子通道、無紙化報檢、電子審單、風險分析分類管理平臺等的推廣應用,積極參與地方電子公共平臺的建設,努力構建檢驗檢疫全程電子化監管的新型業務運作模式,提高通關效率。以“全面提升檢驗檢疫整體形象”為著力點,嚴把供港澳食品農產品質量關,強化口岸衛生檢疫和動植物檢疫及重點敏感商品的檢驗監管。
四是力求“四個新突破”。即在加強宏觀管理和政策研究方面有新突破,在創新業務管理模式上有新突破,在強化檢驗檢疫工作規范化建設方面有新突破,在班子隊伍建設上有新突破。
#p#分頁標題#e#
廣東局
把關服務 理念為先
廣東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李延輝
聆聽了王勇局長的報告后,我深切地體會到質檢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正確把握事業科學發展方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為了適應新形勢,推動工作邁上新臺階,我們必須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加強質檢文化建設,讓文化建設成為事業發展的“助推器”。
廣東檢驗檢疫局一直以來就很重視文化建設,特別是近年來,廣東局以“家和萬事興”為治局理念,高度重視以和諧為核心追求的文化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在抗擊甲型H1N1流感、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等方面,都彰顯了先進文化的擴展力和影響力。
當然,文化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從長遠入手,適應時代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以“五個結合”為重點,強化檢驗檢疫文化“軟”實力,讓具有廣東檢驗檢疫特色的文化建設發揮更大作用。一要與依法施檢行為相結合。促使檢驗檢疫人在日常工作中,自覺地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檢驗檢疫操作規程實施檢驗檢疫,達到規范執法的目的。二要與服務經濟發展相結合。充分利用“檢企”、“檢地”的和諧,在地方黨政部門、進出口企業中廣泛開展檢驗檢疫文化建設活動,使地方黨政領導、企業員工深入了解檢驗檢疫文化核心價值理念,進一步提高檢驗檢疫部門的公信力。三要與改革創新相結合。進一步積極推進檢驗檢疫宏觀監管和流程再造,建立與相關部門的執法協作機制和與地方政府的質量監管合作機制,努力構建廣東局實驗室檢測業務網絡一體化管理體系。四要與提高隊伍素質相結合。致力于培養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業務過硬、把關嚴謹、服務有力的高素質隊伍,以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五要與文明單位創建相結合。要持之以恒地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輕松、融洽的文化氛圍中引導干部職工傳承、實踐并發揚光大以“家和萬事興”為價值理念的廣東檢驗檢疫文化,打造廣東檢驗檢疫新形象。
#p#分頁標題#e#
上海局
崇檢至上 服務至上
上海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副書記 徐金記
去年初,王勇局長在全國質檢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大力加強大質檢文化建設,促進質檢業務融合和隊伍融合,進一步形成整體合力”。王勇局長的重要指示,為大質檢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上海檢驗檢疫局堅決貫徹和實踐這一指示精神,堅持把上海檢驗檢疫文化放在大質檢文化建設的大格局中思考和謀劃,著力鍛造體現大質檢文化核心理念的上海檢驗檢疫精神,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新的一年里,我們將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實現創新發展:
一是牢固樹立以“融合、整合、創新、發展”為核心內容的價值理念,努力走在大質檢文化建設的前列。在召開“2009上海檢驗檢疫局文化論壇”和“黨建專題論壇”的基礎上,進一步走出去、請進來,廣泛學習兄弟局的先進經驗,積極搭建大質檢文化的區域交流展示平臺,促進大質檢文化的大交匯、大交融。
二是全面踐行“崇檢盡責、服務至上”的上海檢驗檢疫精神,推動大質檢文化建設落地。引導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法律、忠誠于事業的職業精神。堅持以勇于變革創新、永不僵化停滯的開拓精神,推動上海局思路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制度創新,全力服務全國質檢“一盤棋”的工作大局。
三是不斷創新文化建設的思路和舉措,打造文化建設新品牌。在全面創新活躍文化建設新局面的同時,大力推進黨建工作“強基創新‘七一’工程”,即奏響一曲主旋律——高舉偉大旗幟,弘揚先進文化;打造一個新陣地——建好網絡黨校;創建一種新模式——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深化一個新實踐——加強分類指導,打造特色黨支部;探索一種新格局——開展檢企黨組織聯動共建;塑造一種新形象——爭做“崇檢盡責、服務至上”的模范;形成一套新機制——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優化黨建工作,考核黨建績效。
四是進一步形成理論科學、體系合理、系統領先、傳播有效的文化建設新格局。全面推進精神理念文化、制度行為文化和物質形象文化建設,完善“心”、“形”、“行”三位一體的文化建設體系,當好大質檢文化的弘揚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p#分頁標題#e#
浙江局
解放思想 科學發展
浙江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閻 震
“王勇局長的工作報告,立意深遠、高屋建瓴,內涵豐富,為2010年的質檢工作指明了方向,對于我們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切實增強促進科學發展的能力,開創檢驗檢疫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浙江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閻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精神振奮地談道。
“2009年,浙江局在全球經濟震蕩余波未熄、甲型H1N1流感疫情肆虐的嚴峻形勢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國家質檢總局年初工作會議的各項部署,按照‘一年大突破、兩年上臺階、三年大變樣’的三步走發展戰略,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完善措施,扎實工作,檢驗檢疫事業整體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回首去年的浙江檢驗檢疫工作,閻震備感欣慰。
談到浙江局新的一年的工作部署,閻震強調,“2010年,我們將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大質檢文化為引領,進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實現從主要追求量的積累到質的提高、從主要依靠增加投入到改革創新、從主要借助體制拉動到人的自覺推動的發展方式的新轉變,努力實現發展水平的新提升。”
“以大質檢文化為引領,實現發展方式的新轉變,就是要求我們以質的提升為根本,以能力建設為核心,推進深度融合,提升發展水平,提高浙江檢驗檢疫系統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貢獻率。”閻震將浙江局2010年工作具體歸結為四個方面:一是以市場為導向,著眼于加強宏觀管理,綜合運用市場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全面落實產品質量振興計劃,努力提高為國把關的水平;二是以服務為宗旨,著眼于促進產業整體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政策、人才、技術、信息等綜合優勢,全面落實行業發展推進計劃,為服務地方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三是以事業為本位,著眼于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全面落實綜合管理提升計劃,致力于提升素質、提高效能、改進作風,實現綜合運行效能的最大化;四是以“惠民、奉獻、服務”為根本價值追求,著眼于增強事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全面落實國檢文化工程建設計劃,進一步樹立浙江檢驗檢疫系統公正執法、文明服務的良好社會形象。
#p#分頁標題#e#
江蘇局
融入地方 融于社會
江蘇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王 偉
新時期,國家質檢總局提出弘揚大質檢文化這一理念,意義深遠。2010年,江蘇檢驗檢疫局將進一步明確大質檢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緊緊圍繞“融合、整合、創新、發展”這一主題,在以下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要增強與地方政府的聯系,依托三個抓手,主動融入地方、融于社會。首先,以深化落實與地方政府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為抓手,主動聯系。在2009年與22個市、縣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將完善制度,細化措施,繼續推動政府質量興省、興市、興縣。其次,以推進產業集聚區、合作示范區建設為抓手,積極溝通。將繼續深入推進出口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建設,深化產業集聚區服務內涵,新增各類集聚區、示范區10~15個。第三,以提供宏觀質量信息為抓手,服務決策。探索將大眾最關心的進出口產品質量、國內外疫情、企業最關注的通關效率等方面的權威信息,印制成進出口質量藍皮書,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要加強部門協作,建立“三互”制度,積極探索大質量工作機制。近年來,江蘇檢驗檢疫局注重與質監、商務、海關、科技、農林、海洋與漁業等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在多個領域初步形成了相應合作機制。2010年,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質監部門的協作聯動,建立檢測資源互補,工作信息互通,部分工作結果互認的“三互”制度。此外,還將進一步加強與海關、商務、海洋漁業等其他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打造服務外包和政府公共檢測兩個平臺,探索建立大質量工作機制。
要緊扣地方經濟發展大局,推進三項創新,加快構建大質量工作格局。江蘇局將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創新工作力度,創新服務發展長效機制、創新進出口質量管理機制、創新口岸疫病疫情綜合防控機制,全力服務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要找準服務地方經濟的結合點,實施三個跟進,著力推動檢驗檢疫事業與地方經濟共贏發展。2010年,江蘇檢驗檢疫局將在主動融入大局中找準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結合點,重點做到三個跟進:即跟進江蘇創新型經濟發展需求,跟進江蘇重大發展戰略需求,跟進企業服務需求培育一批特色產業集聚監管示范區。
#p#分頁標題#e#
寧波局
保國安民 以質取勝
寧波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山 巍
王勇局長在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樹立以“融合、整合、創新、發展”為核心內容的價值理念,努力創造和諧向上的大質檢文化。這既是對我們質檢人一直以來和衷共濟忠誠履行保國安民職責的總結提煉,也是今后質檢人在“以質取勝”旗幟下為國把關,為民服務的工作指南精神向導。
要深入領會大質檢文化的精髓,從而用先進文化引領我們的各項工作,實現質檢事業科學發展,我認為應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全面的融合,實現質檢工作同軌并向、同頻共振。二是堅持力量整合,堅持內外兩手抓,形成整體合力。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實現質檢事業科學發展。
寧波檢驗檢疫局作為質檢系統內較早開展組織文化建設的單位,2010年將努力保持寧波局文化建設先發優勢,著重在以下三方面開展文化建設:一是以黨建文化建設為重點。緊緊圍繞學習型黨建文化要求,在寧波局國檢文化建設黨建“五個一”,即“當一名優秀衛士、建一個文明窗口、做一名合格黨員、樹一面鮮明旗幟、筑一個堅固堡壘”基礎上開展學習型黨支部建設年活動。二是以文化傳播為抓手。寧波國檢文化經過近四年的建設已基本完成理念提煉、制度建設和系統實踐。2010年寧波局將根據服務性、參與性、針對性、大眾性四項原則,以故事化、標桿化、信息化、視覺化、儀式化、品牌化作為文化傳播的策略選擇,整合傳播資源,重點以寧波國檢文化傳播網為新陣地,充分發揮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積極作用,占領信息化條件下宣傳輿論文化傳播的制高點。三是以知識管理理念的導入為創新點。寧波局將以對外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內網改造升級為契機,實現全面的融合、資源的整合和內外共享知識。通過信息知識流在檢驗檢疫內部及對外與企業、社會間高速地交互流動,以期促進檢驗檢疫在外向型經濟中的協調能力、服務能力與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質檢文化的內外傳播。
#p#分頁標題#e#
廣西局
以文化人 以文強檢
廣西檢驗檢疫局局長、黨組書記 黃 濤
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工作會議勝利召開,為我們描繪了質檢事業新的發展藍圖。隨著國際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日益增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廣西檢驗檢疫局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的形勢下,需要檢驗檢疫找準位置,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
文化是發展的深層次推動力。文化建設是一種新型的管理,通過核心理念“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達到由被動為、變為自覺為的新型管理手段。廣西局積極打造檢驗檢疫行業文化品牌,通過研討和歸納總結,提出了“科學、公正、文明、高效”的檢驗檢疫核心價值理念,并通過弘揚檢驗檢疫文化建設,使文化建設這一新型管理,成為廣西檢驗檢疫新一輪發展的“提升點”。
王勇局長對進一步推動大質檢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以及泛北部灣經濟區域的發展,對廣西檢驗檢疫各項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西局將不斷推進文化建設,找準切入點和結合點,制定檢驗檢疫文化考核辦法,進一步完善弘揚檢驗檢疫文化考核的考核原則、重點內容、組織實施和考核程序,同時進一步推進檢驗檢疫文化品牌建設,包括環境行為文化品牌(做到“五統一”:統一規范標牌標識標語設置、統一規范服務窗口整體布局、統一規范公告宣傳專欄樣式、統一規范辦公區域綠化美化、統一規范辦公室內器具陳設);執法服務文化品牌(做到“四化”:合法化、程序化、文明化、廉潔化);窗口服務文化品牌(做到公開政務、規范檢務、文明服務、苦練業務);技術服務文化品牌(做到科研常態化、技術科學化、管理標準化、流程最優化),通過打造檢驗檢疫行業文化品牌,使檢驗檢疫文化這項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深入持久地開展,形成長效機制。達到“以文化人”,“以文強檢”,從而更好地適應“服務泛北、對接東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