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廣場建在“毒地”上 歷時5月監測:未檢出多氯聯苯
資陽萬達廣場“毒地事件”監測結果出爐,當地環保局表示繼續接受監督
6月13日,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組對資陽萬達廣場的土壤進行取樣。 監測是按照一定標準進行,低于檢出標準線即結論為‘未檢出’,這并不等同于科學研究中的‘絕對無’,而是意味著‘未達到檢出標準’。”
——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測試中心副主任謝振偉
今年4月29日,一篇《昔日毒地上建起了萬達廣場!》的微信公眾號文章稱,資陽萬達廣場所在地塊,為原資陽機車廠七、八分廠內含多氯聯苯電容器的存放點。一石激起千層浪,該文章迅速在資陽市民的朋友圈瘋傳,資陽市環保局隨即啟動該地塊土壤及周邊環境現狀監測,過程全程公開,并接受公眾監督,此舉在全省尚屬首次。
此事源于年過7旬老人郭汝中的多次舉報,他曾是原資陽機車廠的工人,也是一名癌癥患者。“五一”前夕的這篇文章,正是出自他之手。
文中提到的“多氯聯苯”是一種致癌物質,容易累積在脂肪組織,造成腦部、皮膚及內臟疾病,并影響神經、生殖及免疫系統,是聯合國《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第一批明確要消除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一。
5個多月過去,10月11日上午,資陽市環保局再次召集市民代表、新聞媒體以及國土、規劃、住建等部門,通報了原資陽機車廠七、八分廠土壤及周邊環境多氯聯苯現狀監測結果。結果顯示,萬達廣場地塊上所有監測點位均未檢出多氯聯苯。
緣由
老工人質疑毒地建廣場
開發商回應未打消疑慮
4月29日,微信公眾號“我是小白鼠”上的一片文章《昔日毒地上建起了萬達廣場》稱,從上世紀70年代初起,資陽機車廠的鑄造分廠和電力配電站就大量使用含多氯聯苯(PCBs)的電力電容器(YL型、RLS型和YLW型)。如今,萬達集團在資陽機車廠鑄造分廠的廠址上開發修建起商業住宅樓。
這篇文章的作者郭汝中曾是原資陽機車廠的電工,與含多氯聯苯的電容器有過接觸。1990年,他被查出患有鼻咽癌,之后他將目光聚焦到那些含有多氯聯苯的電容器身上,并懷疑自己是多氯聯苯的受害者,隨后開始關注和反映原工廠區域土地的情況。
2016年“五一”前夕,離資陽萬達廣場開業還有一個多月,郭汝中通過微信公眾號披露了“資陽萬達廣場建在毒地上”的消息,讓該廣場的業主感到不安。
5月4日,資陽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他們向資陽市環保局發函了解到的情況是,萬達項目已用地塊并未涉“毒”。但是,這則公告因僅限于2009年電容器處置記錄、存放點土壤監測報告等歷史資料,并未消除公眾對土壤現狀的質疑。
舉措
應對方案首開全省先河
政府決定現狀監測全公開
資陽萬達廣場所在地是資陽市的商業中心,而且這個項目在當地首屈一指。但這一地塊的環境問題遭到質疑后,不僅引來網絡和社會的關切,也關乎百姓的日常生活安全。用什么樣的態度來應對這一事件,對資陽環保部門是一個考驗。
事發后第一時間,資陽市環保局便提出了一個在當地乃至全省都沒有先例的應對方案:對資陽萬達廣場所在地塊及周邊土壤進行現狀監測,并且全程公開,同時接受公眾監督。
對這一做法,最初在內部曾有不同聲音,擔心此舉可能為整個項目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但資陽市委、市政府經過多次開會討論,最終認為有必要對土壤進行現狀監測,回應公眾質疑,并全程公開及接受監督。這既是對廣大市民負責,也是對投資商負責,同時也是徹底化解此次危機的舉措。為了保證這一次現狀監測的公正公開,資陽市政府決定邀請省上環保部門、外地及高校的專家共同參與,制定并實施監測方案,并接受業主、市民代表、媒體的共同監督。

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出具的監測報告。
涉事各方討論監測方案
GPS加指證確定存放地點
5月6日,經資陽市環保局申請,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趕赴資陽,召開土壤環境監測方案討論會,資陽市國土、住建、規劃等多個部門,原資陽機車廠負責人、萬達業主代表、市民代表、事件最早披露者郭汝中及多家新聞媒體全程參加,參會人員均可對監測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這也是涉事各方首次會議碰頭。
討論會從上午10點持續到下午2點,郭汝中對現狀監測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次要保證全過程公開透明,全過程都展示出來。”資陽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家林說,之后整個采樣過程均邀請市民和媒體參與監督,監測結果對外公開,接受監督。
當天下午3點,在媒體記者、業主代表和市民代表的見證下,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會同資陽市規劃局,對原多氯聯苯儲存點、郭汝中認為的疑似多氯聯苯發現點進行了實地踏勘,現場通過GPS定位以及郭汝中指證,確定兩處存放地點。
取樣
組織各方公開見證和監督
采樣點位33個樣品84個
6月13日,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組趕赴資陽進行土壤取樣,業主代表、郭汝中及媒體記者現場監督。這是資陽市環保局第二次組織公開見證和監督,該局副局長陳家林說,“感興趣”的代表隨時可以監督此后的取樣全過程。
取樣現場,陳家林介紹,現場采樣涉及點位33個、河道斷面3個,樣品采集數88個,點位及樣品采集數將視現場采樣情況適當增減。取樣方案,經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查詢歷史資料、收集建議、現場踏勘后形成。
“我們十分尊重郭汝中老人,專門聽取了他的建議。”陳家林說,初步方案形成后,資陽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專門送了一份監測方案給郭汝中。
為充分體現監測方案的科學性,資陽市環保局還邀請四川農業大學、四川農科院、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專家對監測方案進行技術評審,確定了最終監測方案,并在網上進行了公示。
取樣工作持續至7月7日,最終采樣點位33個,河道斷面3個,樣品采集數84個。84個樣品中包括土壤樣品78個,底泥樣品3個,地表水水樣3個。
郭汝中(左)與環保部門負責人交流。
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
監測精確度高嚴格按規范進行
10月11日,資陽市環保局再次組織通氣會,邀請國土、住建、規劃等政府部門,原資陽機車廠負責人、萬達資陽公司代表、萬達廣場業主、郭汝中以及新聞媒體全程參與,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專家也到場答疑。
根據通報,9月22日,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正式出具《資陽機車廠原七、八分廠土壤及周邊環境多氯聯苯現狀監測報告》,報告顯示,資陽萬達廣場土壤及周邊環境所有監測點位均未有多氯聯苯檢出。
對于通報的監測結果,郭汝中仍提出質疑,對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的檢測水平和取樣過程表示懷疑。此外,他認為資陽市環保局公布的含多氯聯苯電容器的數量不準確。
陳家林現場回應稱,通過查閱大量歷史資料,發現原資陽機車廠含多氯聯苯電容器的處置數量并無問題,通過檢索科技文獻和報告,并未從科技渠道檢索出監督性監測中有資陽檢測出多氯聯苯的案例。
省環境監測總站監測技術室主任俸強表示,此次取樣過程均按國家發布的技術規范進行,檢測方式也按照國家發布的實驗室分析方法進行,檢測標準參照國家標準進行。省環境監測總站測試中心副主任謝振偉說,此次檢測采用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手段,而且也是國際上普及的手段——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其精確度非常高。“如果采用科研方法,比如在國標基礎上壓縮10000倍以上,任何物體都可能檢測出多氯聯苯,但這只是科研意義。監測是按照一定標準進行,低于檢出標準線即結論為‘未檢出’,這并不等同于科學研究中的‘絕對無’,而是意味著‘未達到檢出標準’。”
對于上述解釋,郭汝中仍持保留意見,“這件事沒完。”
針對記者提出監測時間長達幾個月的疑問,俸強說,此次監測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比如對土壤進行自然風干等過程均需較長時間。

5月6日,在市民代表和媒體見證下,監測人員利用GPS定位當年電容器的存儲地點。 環保局表態/
市民若有證據提供
仍將公開回應接受監督
2015年1月1日,新《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其中專門規定了環境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加強公眾對政府和排污單位的監督。
資陽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家林說,因為公眾環境事件,環保部門對土壤監測現狀進行全程公開并接受監督,這屬于全省第一例。“如果郭汝中之后提供出有證據的質疑,我們仍會公開回應并接受監督。”
此次事件并不僅僅局限于對土壤是否含多氯聯苯進行監測,環保部西南督查中心會同省環保廳也赴資陽,對資陽市委、市政府行政是否不作為,監督是否缺位,是否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調查。“最終并未發現這幾項問題。”陳家林表示,資陽環保部門將以此為契機,全面加強工業用地綜合開發的環境評估,依法加強對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嚴格落實有關監管措施,確保有環境污染問題的土地在修復合格前一律不用于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