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生活》簡稱標:今年上半年汽車召回頻發,消費者應如何看待“召回熱潮”?
答:今年的汽車召回的頻次較高,召回次數創新高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認為汽車質量下降了,也有人說某某汽車進入“召回門”。
事實上,召回的頻發恰恰是汽車召回制度逐步走上正軌的標志,隨著立法層級的提高,召回監管力度的加大,我們國家的汽車召回會越來越多,甚至是常態化。
汽車是極為復雜的機電產品,使用條件千變萬化,出現缺陷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召回是正常的,不召回是異常的”,大家應該把關注的重點聚焦到那些從來不召回或很少召回的汽車企業,而不是那些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多次召回的企業。
按照法律規定,對于那些不主動承擔召回責任的企業,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將加大力度開展調查。對隱瞞缺陷者,依法追究責任。
標:分析上半年汽車召回,為消費者消除了那些安全隱患?
答:從上半年度召回情況看,汽車缺陷所帶來的危險性主要表現為兩大類:影響車輛操控性能和被動安全性能、車輛過熱和自燃風險。但每次缺陷案例所表現出的風險水平差異都很大,大部分缺陷都不會使車輛立即出現危險,但隨著車輛的使用和里程增加,故障將逐漸增多,風險越來越大。
如今年第一個召回案例,Jeep牧馬人召回,因變速箱油溫過高,變速箱提醒系統沒有配置變速箱油溫過熱的警示功能,可能導致變速箱故障,變速箱油向外噴出引發車輛自燃。
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組織國內的火災調查專家和汽車專家,對牧馬人自燃案開展的深入調查,美國NHTSA隨后開展調查,最終克萊斯勒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對牧馬人實施了召回。
標:從上半年召回的缺陷類型看,消費者在行駛或使用中如何發現安全隱患?
答:消費者雖然很難準確“判定”缺陷,但消費者容易在車輛使用過程中發現缺陷,或者說發現影響安全的故障。
如果消費者發現車輛出現了“非使用原因造成的故障”(很多時候4S店給予索賠、維修的),可能對車輛造成危險,都可能是車輛缺陷。例如:車輛自燃、制動轉向、油門等故障。
遇到上述問題,用戶首先要積極維修汽車的故障,避免出現事故,另外一定要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投訴,使監管部門能夠掌握“疑似缺陷”的信息,必要時將開展調查。我國很多召回都是因為消費者的投訴,從而引發了召回。《標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