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下,因物流公司在承運業務中轉包,不按照操作規范執行導致物品損壞或丟失的情況屢有發生。客戶只能在托運的時候祈禱自己的物品不會出現意外,一旦客戶遇到類似情況時又很能維護自己的權益,最后只能吃個啞巴虧。
最近,中國質量萬里行接到來自河南鄭州吳先生的投訴稱,由最慧物流公司在承運業務中將他給客戶的筆記本電腦丟失,價值1600元左右。多次和該公司聯系賠償事宜無果,維權無門,萬不得已選擇了向媒體投訴。
吳先生稱他是在鄭州做電腦銷售維修生意的,向來以誠信經營為本。之前用過其他物流公司的業務,從來沒有出過問題。沒想到用了最惠物流公司承運物品就出事了。
吳先生講,2012年12月7日由最慧物流公司承運發往鄲城忠信電腦公司的一臺筆記本電腦中途丟失(單號90087818)。
據了解,丟失的筆記本是吳先生的鄭州鴻通電腦公司承接鄲城忠信電腦公司給客戶維修的返修機,市場價1600元左右,維修費100元。
發貨過程中鄲城最慧物流公司告訴忠信電腦公司,其承運的筆記本電腦已經丟失,如果要賠償的話只能賠100元。
由于是吳先生選擇的最慧物流公司,忠信電腦公司自然要讓吳先生去解決這個事情。
吳先生講,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和最慧物流公司溝通,先是最慧物流公司的客服,客服讓找負責科技市場的白經理,白經理又讓找負責周口市場的張經理,最后又找到最慧物流公司的羅經理。
經過反反復復的折騰,吳先生講,“他就像皮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最終維修電腦的客戶著急了,催要電腦。吳先生稱客戶催的急,他就自己掏錢給客戶買了一臺。當客戶去忠信電腦公司提取時被告之,其電腦被最慧物流公司丟失,電腦是吳先生賠付后勃然大怒。
客戶稱,“電腦內存有原來很多年的照片,業務資料等一些重要數據,給他10臺新機器都沒用,把我資料找回來機器白送你們了”。
吳先生講,由于最慧物流公司的不負責導致他和忠信電腦公司受到牽連,業務和信譽 也受到不小損失。該客戶多次帶人去鬧,并且要求賠償5萬元。為了不影響生意忠信公司最終找人協調由5萬講到5000元賠付給客戶。
吳先生稱,由于最慧物流公司的過錯讓我們兩家公司來承擔這個損失他想不通也接受不了。應該有最慧物流來承擔全責。
經過吳先生不斷的聯系和該公司反復的推諉,最終最慧物流公司以產品沒有保價為由拒絕承擔責任,只愿意按照代收貨款賠付100元。
吳先生告訴中國質量萬里行,不是他不保價,而是該公司員工說是代收貨款不讓保價,而且出示了一張寫有保價單被最慧收貨的員工劃掉了的單子給他核實(求證有代收貨款不給保價)。
“最慧物流公司方面一直相互推脫責任,能拖就拖,幾個月過去了至今沒人站出來解決這個問題”吳先生無奈的說。
中國質量萬里行通過吳先生提供的電話聯系到了羅經理,羅經理也表示會盡快處理。時至今日事情還是沒有得到解決,中國質量萬里行再次致電羅經理,羅經理稱,“這個事情他管不了,讓找張經理”。
隨后,中國質量萬里行又聯系到張經理,說明情況后,張經理說,“只能賠付600元,這已經是很不錯了,如果按照保價單只能賠付100元,如果客戶不同意可以走訴訟程序”。
近年來,由于物流公司在承運過程中轉包,丟失及物品損壞現象日益嚴重,因此引發的糾紛不斷。
北京市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鄧國平透露稱,近幾年來,物流行業的投訴在不斷增多,投訴主要集中在貨物損毀、貨物丟失、不能按時到達等方面。鄧國平表示,大部分投訴往往由于缺少證據,或者消費者不懂規則沒有按規定去做,最終很難獲得法律支持。
不管懂不懂規則,謹不謹慎,不管消費者選擇了哪家物流公司進行托運,那就是對物流公司的認可和信任。物流公司就應該用負責人的態度,勇于承擔責任,保護好每位消費者的“重托”,而不是一味的推卸責任,置信譽和品牌于不顧。
“金杯銀杯不如消費者的口碑”一旦讓消費者對公司失去了信任是很難再翻轉的。(中國質量萬里行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