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萬里行11月28日訊】藍色是這顆星球的色彩,海洋是地球的主體,藍色經濟更成為全人類未來發展的引擎。11月24日至27日,2016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廣東湛江隆重舉行。以擁抱海洋·健康全球為品牌定位的海之圣,祝賀大會召開并期望藍色未來的璀璨呈現。
關注
本屆海博會以“創新,綠色,開放,合作”為主題,設國家館、國際館、產業館和南方海谷區、海洋創客區、旅游文化區、商品展銷區,展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國內外參展企業數量相比往屆都有了較大規模的增長。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致辭并宣布海博會開幕)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何廣順主任在開幕式上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
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達到119.9,比上年增長2.8%。“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3.7%,海洋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
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達到119.9,比上年增長2.8%。“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3.7%,海洋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
2015年,發展水平指數為119.7,比上年增長0.7%。 “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3.7%,增長穩中趨緩。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海洋戰略新興產業年均增速達到19.8%,我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對外貿易額和直接投資額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
2015年,發展成效指數為118.8,比上年增長4.0%。 “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3.5%,增速逐漸提高。海洋經濟活動創造的就業崗位和沿海城市旅游人數持續增加。2015年人均海洋水產品供應量達到24.9千克。
2015年,發展潛力指數為121.4,比上年增長4.6%。“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4.0%,呈現穩步攀升態勢。海洋科技產出成果增長迅速,海洋科技人員隊伍不斷壯大,海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建設海洋強國和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部署,根據國家“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要求,在國家海洋局的領導下,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組建研發團隊,編制完成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旨在綜合反映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水平、成效和潛力,客觀評價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狀況,對于提高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能力,服務海洋經濟宏觀調控決策,引導海洋經濟結構優化調整,推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立足海洋科技,服務人類健康。深耕海洋健康領域十三年的直銷儒商海之圣,矢志不移堅持海洋健康科技的研發,海洋健康產品的生產制造,助力藍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