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公益項目由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該項目計劃在五年內投入1億元善款在中西部22個省貧困地區中小學校建設中脈“朝陽衛生室”。根據學校人數和規模,因地制宜開創三級設備配置模式,為600人規模以上學校建設衛生室;在200-600人規模學校建設保健室;在200人以下規模學校配備衛生包,實現無縫覆蓋,確保所有學生享受良好的健康保障。與此同時,還將針對校園衛生室人員開發培訓教材,通過集中培訓形式,為校醫、保健老師提供衛生理念與技能的進階式培訓。通過實時校園健康教材及宣傳資料發放,為全體師生普及健康知識、健康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從而讓廣大中西部貧困青少年享受良好的基礎健康保障,培育科學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習慣,有效處理校園意外傷害,及時發現和預防校園傳染疾病發生。
南京中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捐贈一億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起“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
從現在,往前推400多天,2014年5月12日,以“讓更多的人獲得幸福”為愿景的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從我做起,“匯聚愛心,與愛同行,成為踐行公益的時代典范”為已任,秉持“共創與共享,共建與共擔”的價值觀,“致力于人類生命質量的提升”,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啟動了“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赴隴南市武都區兩水中心小學,為全國第一所“朝陽計劃”衛生室揭牌。
全國第一所朝陽衛生室在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兩水小學落成,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出席落成儀式
從現在,往前推60余天,2016年7月13日,青海省海東市平安縣古城中心學校的300名學生,領到了兒童牙刷套裝并接受了包含眼科等醫生的體檢。至此,5年出資1億元人民幣,計劃在中西部22個省貧困地區九年義務制學校建設2000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培訓校醫和保健老師、開展健康教育,確保100萬學生享受良好的健康保障的“朝陽計劃”的第1000所衛生室正式建成使用。
就在幾天前,2016年12月21日,全國關工委工作會議在在蘭州召開。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出席會議并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對關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更大力度抓好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參與創新社會治理,開展關愛幫扶服務,抓好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關工委建設,扎實推進關心下一代事業創新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當天的會議上,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也指出,要把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擺在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高度來抓,始終把牢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以深化學校教育、優化家庭教育、強化社會教育為立足點,以教育引導、鼓勵實踐、激發創新、全面發展為核心,深入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萬”工程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金種子”工程,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重視發揮“五老”的關鍵作用,積極參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關愛貧困殘疾留守兒童等工作;始終抓好服從服務大局的中心任務,自覺融入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是積極投身脫貧攻堅這個“一號工程”,努力為貧困地區青少年做好事解難事,贏得了青少年歡迎和社會認可。
已實施近兩年的朝陽計劃,就是踐行這一思想和部署的成功實踐!
據悉,這一計劃目前正在甘肅全面實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讓我們把目光投向這里,對這個項目進行一次深入的透視。
意圖推動100萬學生受益:為中西部貧困兒童守護健康
2013年,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起“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在未來五年內,由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出資1億元人民幣,預計在中西部22個省貧困地區九年義務制學校建設2000所朝陽衛生室(保健室)、培訓校醫和保健老師、開展健康教育,確保100萬學生享受良好的健康保障。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表示,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關鍵是要帶動和關心落后地區和農村的發展,“在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進展十分順利,西部的孩子們因此受益匪淺。”
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主席周希儉表示,希望朝陽計劃項目的實施,同時也提升家庭的健康意識。朝陽計劃不僅是健康工程,也是精準扶貧,健康扶貧,沒有全民的健康就沒有全民的小康,朝陽計劃期望能阻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境遇,為國家實施脫貧任務,為改善民生貢獻綿薄之力。
從0到1000:400多天見證“中脈速度”
2014年5月12日,第一所朝陽衛生室在甘肅隴南市武都區兩水小學落成,這標志著“朝陽計劃—青少年健康守護行動”正式啟動。據悉,2014年該項目將在甘肅、寧夏、江西、貴州、云南五省相繼鋪開,根據當地學校規模,因地制宜、分級配建,為600人以上的學校建設衛生室,為200至600人的學校配保健室,為200人以下的學校配醫療包。記者從甘肅省衛計委獲悉,天水市天成學校朝陽衛生室已于2015年10月27日建成投入使用。至此,朝陽計劃在甘肅省中小學校援建的123所衛生室已全部投入使用,逾10萬名中小學生已先期從中受益。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武韜出席朝陽計劃—朝陽西部行甘肅站啟動儀式
從配建衛生室的相關中小學校獲悉,除了衛生室配備了相應的設備,中脈道和基金會還組織醫生專家,為每所學校免費培訓了一名校醫或兼職保健老師。經過1年多的時間,共培訓校醫或保健教師123名。培訓內容包括學校常見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等16門理論知識課程,還傳授醫療救護、組織救援等14項急救操作技能。培訓結束后,考試合格者可獲得《緊急救護員(初級)職業培訓證書 》。同時還組織專家編著了健康自護教材,在相關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應急災難自救和互救常識。
2016年7月13日,青海省海東市平安縣古城中心學校衛生室投入使用,這是“朝陽計劃”建成的第1000所衛生室。
朝陽計劃千所衛生(保健)室在青海落成。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顧秀蓮,青海省原政協主席桑結加,中脈公益基金會主席周希儉出席落成儀式
從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在對甘肅省貧困地區中小學校全面實施朝陽計劃的同時,將與甘肅省關工委緊密協作,按照國家關于加強學校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充分發揮學校朝陽衛生室的作用,經此帶動項目學校在學校環境建設,突出校園環境育人的功能,增強學生衛生和保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服務師生,爭創一流,保證健康”的意識,確保朝陽計劃成為青少年的“健康守護神”。
另據了解,經民政部批準,今年8月29日中脈道和公益基金會已更名為“中脈公益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