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一排右一)出席江蘇省兩會
日至10日,江蘇省兩會在南京隆重召開。江蘇省人大代表、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之偉出席了兩會。在6日的小組分組討論會上,連續三屆參加江蘇省人代會的徐之偉做了關于實體經濟發展和特色小鎮建設的發言,他的發言觀點實在,緊跟民營企業發展實際,有著很強的實操性,博得了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會議期間,報道江蘇兩會的眾多媒體記者爭相追逐徐之偉采訪報道。
采訪中談及特色小鎮,徐之偉對此深有感觸的表示:特色小鎮要留住根,不能“水泥板”,因為特色小鎮的著眼點就在于“特”。始創于1986年的隆力奇是國內知名的日化品牌,上世紀90年代,徐之偉曾帶領公司團隊前往日本、韓國、歐美等地參觀考察,發現大部分工廠都有參觀通道。伴隨著隆力奇純蛇粉熱銷,徐之偉啟動了當時文明營銷界的萬人游蛇園活動,活動又進一步帶動銷售,形成了旅游產業,并成為EMBA的教學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徐之偉與專家們走進了很多國外的“特色小鎮”,安利所在的亞達城,最初只是一個漁村,后來發展成為城市。寶潔所在的辛辛那提,同樣如此。徐之偉說,特色小鎮既要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也要留住當地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避免使特色小鎮建設變成冷冰冰的“水泥板”。
在國外很多地方,實際消費品往往是跟當地的知名度是結合起來的,一個小鎮一個小村,它可以支撐一個企業百年,甚至于更長時間。所以隆力奇公司吸納這個理念,隆力奇小鎮是一個載體,它起到對企業發展促進的作用,經過多年的打造,隆力奇小鎮自身的內涵也不斷豐富:一產有4.0工業、二產有機農業、三產旅游、商貿、會展。早在2004年隆力奇小鎮就被評為全國首批工業旅游示范點,2016年全國工業旅游創新示范企業評選中,隆力奇小鎮是全國22家獲評單位之一,江蘇省唯一一家企業獲此殊榮的。
談到降低企業成本,徐之偉十分激動:“政府下大力氣為我們減負降成本,作為企業,也要眼睛向內降本增效,不能‘靜候東風’。”隆力奇作為江蘇傳統日化制造企業的排頭兵,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大力推進工業4.0智能制造,從原材料和產能庫存端牢牢控制,智能系統的運行,使得企業運營成本一年可以降低5000萬元左右。
在隆力奇,有著全智能化的存儲倉庫系統:“原料自動庫”不僅高低排放快速有序、自動存取井然有序,而且可以根據信息指令,自動將原材料精準遞送到每一工位;“成品倉庫”則隨時保持合理庫存,保證貨品“快進快出”。在隆力奇的車間,還引進了一套曾成功應用于福特汽車公司的“IE”系統,通過對人員設備的作業分析、產品制程的分析、時間研究、動作分析、組合作業分析、人及機臺之分析,不斷對人、物料、設備、能源等進行規劃、設計、管理、改進和創新,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和效益的目的。
當采訪到關于企業轉型升級時,徐之偉說:現在實體企業都在轉型創新中,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受電商的沖擊,很多產品毛利降低,競爭也非常激烈,他認為實體企業需要地方政府的幫助和推動。希望江蘇各級政府的領導們,也為我們企業多出去吆喝。地方政府應該多為企業吆喝,這樣會給當地企業更多信心。尤其是一些創辦經營很多年的老企業、大型企業,政府部門應該出臺更多的支持和幫扶政策,幫助積極宣傳本地企業精良產品。對于幫扶實體企業,徐之偉還建議,在為企業辦理相關工商、稅務、行政等企業證件時,借助互聯網進行審查、辦理,進一步提高速度、簡化手續;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如果遇到資金問題時,希望政府能給予幫助,緩解企業發展的壓力。
徐之偉說,作為一名從事企業經營三十多年的人大代表,他對企業轉型發展的認識更為深刻。他說,實體經濟占江蘇省經濟總量的80%以上,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根基,但去年全球遭遇經濟下行,實體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生存壓力巨大。而轉型升級發展,除了內在的創新驅動,資金短缺和高端人才引進難成為企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兩個瓶頸。
發展需要創新驅動。政府想方設法解決了企業發展資金瓶頸的同時,對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也提出了明確要求,新的一年,將組織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實施200項省重點科技改造項目,累計創建450個智能車間。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中國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建設,帶動全省智能制造水平大提升。徐之偉說,政府的這些措施具體、有力,對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的再次騰飛指明了方向,也是難得的機遇。“對我們這些搞企業的人十分有啟發,結合到隆力奇公司的發展歷程,31年來,創新一直被企業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