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是近期火爆且活躍的課題,吸引著各方資本涌入。統計發現,近年來,復星醫藥、信邦制藥、三諾生物等醫藥企業宣布并購醫療機構;富力地產、綠景控股等地產企業也加入到投資收購醫院浪潮中。從經營角度出發,投資醫院盈利效果并不佳。現階段,資本涌向技術壁壘較低的齒科、產科等專科私立連鎖醫院,腫瘤、神經、腦科等高技術壁壘領域仍有較大缺口。醫院是熱門投資領域之一,但也是一座難以開采的金礦。
各方資本涌入
醫療行業被視為朝陽行業,利潤高,前景可期,尤其在國家鼓勵社會辦醫后,資本聞風而動,掀起了一股收購醫院的熱潮。醫藥、地產、醫療器械、百貨、保險等領域企業紛紛在醫療機構領域布局。
記者梳理發現,各企業進入醫療領域的主要方式大致有收購、自建醫院;收購臍帶血庫企業;設立投資管理公司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通過收購、自建醫院進入醫療領域。在企業收購醫院中以口腔、眼科、婦科、整形體檢等民營專科醫療機構為主,其次是民營綜合醫院,公立醫院收購案例較少。
家電起家的奧克斯集團2015年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同年,為了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發展,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三星電氣更名為三星醫療,形成醫療服務與電力產品雙主業格局。三星醫療在醫療領域主要經營模式為醫院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目前該公司旗下擁有口腔、眼科等醫療投資機構。
主業為生產中成藥的甘肅獨一味藥業2012年成立全資子公司四川永道醫療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永道醫療”)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2013年甘肅獨一味宣布更名為恒康醫療。恒康醫療收購蓬溪縣健順王中醫(骨科)醫院、德陽美好明天醫院(以下簡稱“德陽醫院”)、資陽體檢醫院三家醫療機構及成都平安醫院的腫瘤業務收益權,全面介入醫療服務領域。
房地產企業宜華地產2014年涉足醫療服務產業,2015年該公司更名為宜華健康,明確把健康醫療服務作為未來主要業務發展方向。該公司前后收購廣東眾安康后勤集團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和深圳友德醫科技有限公司20%股權。
除此之外,復星醫藥、通策醫療、三諾生物、富力地產、綠景控股等企業均通過收購醫院、設立醫療投資公司等方式進入醫療健康領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6年2月,A股上市公司收購醫院案例高達31起,涉及金額為60億元。
大手筆不見效益
企業大手筆投資醫療領域,但多數企業醫療領域的業績難以盈虧平衡。2013年9月,國務院公布的《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將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并設想健康服務業的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如此大的市場前景吸引眾多企業加大資金投入期望在醫療領域獲取利潤。
近年來,復星醫藥積極拓展內地醫院網絡,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透露,到2020年復星醫藥將完成醫院的發展和建設。2013年10月,復星醫藥子公司上海醫誠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出資不超過6.93億元收購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有限公司共計60%的股權。
寶能集團也開始探索醫療領域。寶能集團已經規劃的醫療服務項目包括床位總規模為1200張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蕪湖寶能江北醫院;面向全國中高端市場的廣州寶仁醫院。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更是在2016年9月舉行的“第三屆粵商大會高峰論壇”上高調表示,“未來5-10年內,將投資500億元在全國建10家以上三甲醫院”。
同樣,奧克斯集團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后,開啟建設、并購醫院模式。2015年,三星醫療以8億元現金收購寧波明州醫院100%股權。公開資料顯示,奧克斯集團計劃在2020年實現“150億元投資150家醫院”。
記者發現,多家跨界投資醫療領域的企業財報中并未體現醫療服務領域的業績,大部分企業醫療業務并未實現盈利,轉型中開始盈利的企業也未累積較高收入。
復星醫藥2015年財報顯示,藥品制造和研發業務營收為88.4億元,醫療服務業務營收為13.7億元。奧克斯集團三星醫療財報中僅標有明州醫院和奧克斯醫療投資公司的業績,其他合并報表的子公司眼科投資、健康投資、口腔醫療等業績情況未體現。其中明州醫院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為2413萬元,奧克斯醫療投資公司凈虧損395萬元。一位接近奧克斯集團的人士表示,其他企業的業績沒有在財報中體現或許是因為處于虧損狀態。
綠景控股2015年提出全面轉型醫療行業,與北京兒童醫院合作建設專科醫院,截至2016年中期,該公司醫療收入主要為北京兒童醫院集團有限公司咨詢、指導、遠程會診等服務收入205萬元。有分析認為,由于醫療行業培育期較長,目前大部分跨入醫療的房產企業尚未形成成熟的運營模式。恒大健康此前的業績報告顯示,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共計18個月內營業額達到6.38億港元,凈利潤達到0.96億港元。但此后發布的2016年中報凈利1556.4萬港元,同比減少86.81%。
大多急于求成
部分企業收購醫院后希望能夠在短期內獲得較高收益,但由于醫療服務行業存在經營、發展不達預期以及醫院并購后整合及經營管理等風險,一些企業在建設、收購醫院一段時間后未能如愿達到收益效果選擇關停。
作為奧克斯集團轉型醫療健康產業戰略計劃重要組成部分的北京奧克斯口腔醫院于2016年2月開業,奧克斯集團計劃在五年內將奧克斯口腔打造成國內一流口腔醫療連鎖機構。但好景不長,運營不足一年的北京奧克斯口腔因為經營業績持續虧損選擇股權出售。
無獨有偶,民營醫院并購急先鋒——恒康醫療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四川永道醫療1500萬元轉讓德陽醫院100%股權;6000萬元轉讓邛崍福利醫院有限公司100%股權。兩年前恒康醫療在收購德陽醫院、邛崍醫院時,轉讓方曾給恒康醫療許以自身數倍的高額凈利潤承諾,兩年過去兩家醫院的實際完成利潤與承諾利潤存在巨大差距,以至于恒康醫療不得不果斷放棄。
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表示,近幾年國家利好政策頻出,吸引國內制藥大佬頻頻涉足包括醫院在內的健康服務業終端。然而,成功案例卻少之又少,早已開始的藥企收購醫院大戲實則隱憂重重。醫療投資行業尤其是專科醫院一般是長期性投資,難以在一兩年內盈利。國內多家上市公司中,幾乎都有由于急于搶灘布局而誤收或超高成本收購的事實,只是由于上市公司目前不對這些醫院的具體業績進行披露,掩蓋了部分醫院拖累上市公司業績的事實。
某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雖然國內很多企業都在進行對醫院的收購,但是大部分企業面臨著收購后如何進行管理的問題。“收購后的醫院品牌如何建設,醫院內部的經營管理如何操作,以及醫院的醫生資源如何配置等都成為擺在收購企業面前的難題。”